首页 > 资讯 > 观点评论 > 正文

“云筑·云间”:潘公凯建筑艺术展25号上海开幕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24 15:01:49

云筑·云间———潘公凯建筑艺术展”将于11月25日上午10点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云间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潘公凯近几年创作的建筑设计方案精选作品共10件,其中包括他为北京奥运公园三馆联合体设计的方案模型、宁海艺术中心和文化中心方案模型,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方案模型等。

△ 北京奥运公园三馆联体

△ 北京奥运公园三馆联体

△ 宁海文化中心

△ 宁海艺术中心

潘公凯 当代中国重要学者,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师。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主持并实现了两所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卓著。2017年在德稻集团的支持下,成立德稻潘公凯建筑艺术工作室,本次展览由德稻集团承办。

在艺术教育领导工作之外,潘公凯的专业方向和探索领域囊括中国画创作、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与理论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与装置艺术实践、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四个方面,他以惊人的精力与热情,亲身实践“大美术”概念下学科“融合与交叉”的时代新方向。

△ 潘公凯

潘公凯对于建筑的兴趣,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对科学技术的喜爱。在执掌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期间,多次主持校园的改造与建设工程,使得他的建筑学习与思考飞速进步,并逐渐开始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具体工作。甲方的经历与工地上的现场经验,磨砺出他对建筑的功能需求、施工图纸的准确性、空间未来使用的弹性与可变换性的充分认知和把握,为他的建筑设计打下了务实的基础。

潘公凯最早开始草图设计,是在新世纪初构思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二期工程,尤其是与矶崎新合作完成了央美美术馆的建设之后,建筑设计持续至今。

他的建筑设计依循“生成”与“营构”概念,主要受后现代建筑的影响,强调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经验艺术,不仅在“营构“的视野下注重功能布局、视觉形态、结构营造和独具匠心的视觉效果,更强调应该根据自然环境、地域和时代性来“生成”建筑。他在建筑艺术实践过程中始终关注对生成、生态和生命的命题思考,这三者皆是与人和物紧密联系的,关于生命流动性、生成性、交融性和互动性的深层次观念,也是未来建筑形态与发展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曾评价潘公凯“从二维艺术向三维空间转换的设计技巧和艺术功力,能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他作品背后渗透出来的那种文化气韵和创新的锐度”。

潘公凯的建筑设计正是植根于宽厚宏博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感知,是“大美术”概念下学科交叉实验的有力创新和开拓,这种实践所带来的示范和影响为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