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戟悬鞭,大战麒麟!”一声呐喊回响在冬季多雾的罗城。将军与麒麟斗武,观看麒麟灯表演的游客将演出的戏台围得水泄不通。rrr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这里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罗城古镇。麒麟灯一舞百余年,如今已经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因其独特的外形而闻名。主街两头窄,中间宽,东西长,南北短。于是,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罗城成为了“山顶一只船”。
麒麟灯表演者张林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早在古代,罗城是一个‘旱码头’。耍麒麟灯寓意求水,化瑞兽保五谷丰登。镇子修成船型,也是为了引水来。”
“欢迎大家来船型街品盖碗茶!”靠近戏台的茶馆里,主人周永富正在给茶客斟茶。这看似茶馆的铺子,其实是周永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宅。房子从明朝崇祯年间开始建造,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整个房子是穿斗结构,起到防震的作用。周永富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汶川地震这么厉害,(房子)一片瓦都没有掉”。全屋一层作商铺用,二层是住家。两层之间以走马转角楼作为过渡,互不影响。
这种作坊、店铺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形式被称为店坊式民居,其发端于四川独有的场镇文化。场镇,既是人们进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场所,也承载着百姓们安家立业的梦想。“沿河山坡俱居民铺户,接连六七里为断”,“天府之国”因场镇而兴盛。在罗城,坊店结合,连片成“船”,达到了风格的极致,构成了国内绝无仅有的民居奇观。即便历经了百年风雨,罗城古镇的完整性仍然得以保存。
船型街道旁的小巷,当年是戏台的疏散通道,因为有防火的用途,“水巷”的叫法被沿用至今。
罕见的罗城“船型街”引起了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教师吴聃的注意。她参与的一项四川省社科课题研究的是建筑环境和居民的互相影响。为此,吴聃常常需要走访古镇民居,从老房子中获得灵感。“檐廊就像一艘船的船舷,在我们四川它俗称就是‘凉厅子’,最宽的地方有6米多,东西长达200多米。”吴聃认为,船型街之巧妙,在于建筑色彩的完美搭配,“檐廊会构成一个半明半暗的弯状通道。如果我们说檐廊它是一个灰色空间。两边的这些店铺是黑色空间,这些街道是白色空间,这样黑、白、灰三色,它其实就会给人一种美妙的视觉感。”
店铺与店铺相连,由此形成的“凉厅子”,构成了罗城百姓社交的公共空间。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与建筑形态之间达成了一种和谐之美。因此,罗城的沿街店铺无论经营的是什么,门前必备四方桌和竹椅。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天,当地百姓们都可以在檐廊下喝茶、打牌,尽享休闲宁静的川味生活。吴聃认为,这种闲适正是借由建筑本身的特色生发而来:“大家聚集在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里面,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就会变得非常亲近,大家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更加地通达和开明。”
适宜的自然条件,滋养出了岁月静好、悠然自得的巴蜀民风。遍地开花的茶馆之中,总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烟火气息。
观音阁茶馆的老板李强给客人斟的是香气清幽的盖碗茶,耳机里传出的却总是重金属摇滚。“耳机戴得久了,不戴的话茶客还会问我为什么今天不听歌了。”铜壶煮三江,李强的茶馆已经经营了20多年。“这个建筑虽然看起来很老,但最主要它适宜于住人。这个亮瓦能够起到带光进来的作用,第二个就是能散热。”提起老屋的每一处细节,李强都如数家珍。
时间恍若静止在这些盖顶青瓦和穿斗木制之上。屋顶的小青瓦防潮除湿,为人们挡风遮雨;地上的“千脚泥”,是人们日积月累踩出的印记,记录着茶馆的百年岁月;从天窗透进来的阳光,洒在老虎灶上,照得烟雾升腾、水汽氤氲,仿佛赋予了茶馆灵魂。哪怕成都平原长年多雨潮湿,这里却始终有一种安心的温暖,让人们愿意驻足。对主人来说,茶馆不仅是一个“谈笑有鸿儒”的江湖,更是充满了烟火气的居家之所。“老人们为什么愿意每天都来,就是因为这里给他们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时光淘洗中留存下来的一个个老茶馆,就像一张张老照片,是民居记忆的载体,更是人们性情的寄托。十三年间,摄影师钟跃民用镜头记录了茶馆里的人间百态。临近年末,他打算在这里举办一个小型的个人影展。影展让每天都来的茶客想起了已经过世的昔日茶友,也让很多外地来的游客看到了茶馆的变化。
人来人往,世事变迁。摄影师镜头里的主角一直在换,唯有老屋静默于此,见证着悲欢离合,沉淀着岁月沧桑。钟跃民回忆道,“曾经有一位老人,每天必须从家里划着他的船到这个码头来,然后把他的船靠在这个码头,和他的一帮朋友在这里聊天。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正如豪爽、明快的四川方言一般,四川民居开放多元、风韵独到,也成就了巴蜀百姓坦诚率真、不拘格套的性格。茶馆泡人间,老屋载江湖。这龙门阵还要在老房子的见证下,日复一日地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