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朵叫“晓卉”的花,在春天永生
追记倒在抗疫一线的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原副主任白晓卉
白晓卉生前留影。 受访者供图
3月22日10时30分,济南市粟山殡仪馆,送别她的人们手捧鲜花,神情肃穆。
此时,黄海畔的山东威海,疫情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同来支援的战友踏上归程。然而,就在这胜利的前夜,为了胜利奋战11天的女医生白晓卉,不幸溘然长逝。
幼子失去了慈母,老人失去了女儿,学生失去了导师,团队失去了头雁……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突然间,她的生命定格在海边的风雪中,她的故事流传在温暖的春风里,她的名字铭记在大家心里。
突然间,人们发现,疫情发生以来,她奔波辗转在北京、新疆、河南、山东等抗疫前线。从天边到眼前,她原来守护着无数人。
拂晓离去
白晓卉生前是山东省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3月19日凌晨3点,白晓卉最后一次从威海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交班离开。从3月9日前来支援威海疫情防控,11天内,白晓卉已和同事一起奋战了多个夜班。
3月7日,威海出现本土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数量不断增多,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出现,传染源头尚未查明……疫情形势严峻,威海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样本检测压力骤增。
山东紧急抽调多支核酸检测队伍前往威海。作为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直检测队领队兼一组队长,白晓卉带着团队在9日凌晨4时抵达,10个小时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布局、调试仪器设备和试剂装配工作。
白晓卉长期从事分子诊断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担起了检测核酸样本的重任。
医学检验师,是距离新冠肺炎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也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面对无形的“敌手”,周身密不透风的防护是基本装备。
闷热的防护服里三层、外三层,戴着护目镜,脸上全是压痕……“大家经常工作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就为了减少穿脱全程防护服次数,避免浪费时间。”和白晓卉一起去威海的同事、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技师吴晓本说。
早一分出具检测结果,就能为遏制病毒传播早抢出一分先机。检测队员轮流倒班、昼夜不停,歇人不歇机器,一个班次下来已是精疲力尽。身为队长的白晓卉,还要梳理总结当日工作、调度补充试剂耗材、优化提升流程效率。
“普通队员尚能通过倒班连续休息10个小时,她可能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白晓卉的同事这样说。
据初步估算,3月9日至20日,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共完成近11万管样本检测。这些样本覆盖人群约100万人次。随着样本的不断检出,威海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总体稳定,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快要迎来胜利曙光的时候,意外突然降临。
19日凌晨返回驻地休息的白晓卉,中午还与同事一起吃饭。“白老师那天下午还在师门群里提醒,我们得开组会了。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白老师却一直没有上线。”白晓卉的硕士研究生王榕榕说,“她一直惦记着大家的论文进展,我还给她发了上课的视频链接。”
或许是老师临时有任务?或许是老师罕见地忘记了?学生们没有多想。直到20日,噩耗传来,老师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临床专家初步诊断死因系心源性猝死。
检测队入住的酒店,离海边只有数百米。本来,她计划等解除隔离,约着同事好好看一眼大海。
3月20日,春分节气,本应是春光正好、生机勃发的日子。
洁白如卉
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大家都说,工作中的白晓卉活力满满,经常听到她爽朗的笑声;生活里她又乐观热情,积极向上。
“你看她大大咧咧的,说话豪爽,但是做起事来非常细心。研究生的时候,我们整天泡实验室里,晓卉看我们很枯燥,就给大家唱个歌,活跃气氛。”回忆起白晓卉,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技师邵春红说。
还在读研的时候,邵春红和白晓卉曾一起帮人搬家。她很有心地在每个家具上贴好纸条,提醒注意事项。
“一方面很开朗、不拘小节,但是做起事来,能把每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包括后来工作中也是如此。有她在,我们就心里踏实。”邵春红说。
有次,邵春红和同事要撰写国家级课题的申请书。白晓卉积极协调为这支团队争取到了3个月的科研假,还就近腾出一处僻静场所,让大家静心工作。
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孙志坚说,白晓卉业务能力很强,被评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是医院培养的后备学术带头人,曾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学术论文摘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白晓卉带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奋战在一线。
2020年6月,白晓卉率队前往北京新发地市场支援,48小时内紧急改造符合要求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创下“山东速度”;20多天后,她带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核酸检测,还对当地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开展9天的培训,培养60多名业务骨干……
2022年1月,河南发生疫情。白晓卉再度领衔出征。6日凌晨5点,她与同事携仪器设备从济南出发;7日凌晨2点,队伍就完成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试剂装配调试工作。
高强度的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和白晓卉同去支援河南抗疫的同事、博士研究生王泽筠说:“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没有在正常饭点交班,都是跨着饭点进行交接。”为协调保障核酸检测,白晓卉曾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未能休息。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我们总感觉她的时间好像更多一些。我经常问她,你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你不累吗?她就笑笑不说话。”王泽筠红着眼圈说。
同事眼里,白晓卉对工作一丝不苟。邵春红说:“有时候,深夜标本送来了,就得熬夜做分析,但晓卉没有怨言,经常看到她的小孩在实验室里学习,她就在一旁工作。什么困难,在她眼里都不是事,都能应付、化解。”
同事们说,白晓卉是“小太阳”,温暖着大家;也有人说,她是洁白的花卉,带给人春天的芬芳。
永远盛开
“我们不想让她当英雄,只想让她继续教我们……”有学生想起白晓卉便哽咽不已。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学生王丽丽觉得,白晓卉不仅是自己学业上的指导老师,更是生活里的“白姐姐”。腊八节给大家带粥,平时还喊着一起看电影。
王丽丽第一次去实验室的时候,白晓卉还专门等在楼下。
“白老师看我不太适应,还专门开导我,指点论文怎么开题,PPT怎么排版。”王丽丽有时候实验不顺利,耗费了一些试剂和耗材,白晓卉也没有批评。“她安慰我不要灰心,失败很正常。”
3月8日那天,实验室的女生都收到了巧克力。“白老师还跟我们开着玩笑。”王丽丽说,就在大家聊天的时候,白老师突然接到准备出发的通知。
一如往常的果断、干练,白晓卉立马收拾好随身物品,和大家挥手作别。
“白老师注意防护、注意安全!”学生们送她到实验室门口。
“放心吧,你们也记得跟上实验,回来咱们再开组会!”
这是学生们最后一次看到她的样子。
“以为和前几次支援疫情的时候一样,她会再次元气满满地回到实验室,给大家分享出差的趣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诊断专业马婧瑜回忆,白老师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脱下隔离服,换回普通的防护服。
年初河南疫情结束,返回济南的路上,同样有小孩的王泽筠和白晓卉聊起天:“姐,这么久没见着孩子,真想啊。”
“马上就回去了。我从北京、从新疆隔离完回家,都搂着两个孩子一起睡,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哈哈。”
在白晓卉女儿眼里,妈妈就是“天使”。她曾给妈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她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妈妈是天使。新疆全民核酸检测,妈妈她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经常工作6到8个小时,中途不能吃饭。每天的标本堆得和小山一样高,所有的医生都在努力和疫情作斗争。”
在妈妈讲抗疫故事的那个下午,阳光如水般温柔。女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端详着妈妈,似乎看到了脸上曾经的压痕。 (记者杨文、萧海川、王阳)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