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人生奠基”,是我家附近一所小学迎门石上镌刻的校训,出自何典,我不知晓。这句话仿佛刻进了我的脑子,不时督促我对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我首先想到了周作人。周作人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和学者之一,他所读的书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绝不过分。《知堂回忆录》的最后,知堂不无自豪地总结自己一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希腊神话、日本俳句、英国文学、民间歌谣、人类学……犬牙交错的足有数十个领域。陈平原先生曾说,今日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内赶上周作人就相当不错了。然而,周作人智商之高,知识之博,并没有阻止他落水当汉奸。1938年胡适曾写信给周作人,说他梦见苦雨斋中吃茶的老僧飘然一杖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轻与重”。然而,周作人还是脱下老僧的袈裟,变成日本侵略者麾下的“督办”了。
胡适显然是高估了周作人。周作人是什么“智者”?他不过是玩弄书本知识的游戏者罢了。据辞书解释,知识和智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有时包括有关的技能;而智慧则是对事物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这就不是仅靠读几本书就可以获得的,还需要自我不断进行反省和提高,它包含着自我有意识进行社会锻炼和实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易事,它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包括了主观上的主动思索、感悟,甚至包括了树立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会逐渐接近“智者”即“智慧人生”的标准。如古代的孔明,被尊为传统文化中智慧的化身,我认为这不仅是因为他有掏不完的锦囊妙计,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正因如此,故有人说,智慧是一种眼光,一种见识,更是一种境界。因此我以为,“为智慧人生奠基”的含义是辩证的——不读书、没知识必定没智慧,而读了书、有知识却未必就一定有智慧,知识只是打基础,而在知识的基础上能否建造出智慧的大厦,那就要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所决定了。那些“学富五车的小人”“满腹经纶的奸人”正是对缺乏智慧之人的一种形象诠释。
说到底,周作人们的悲剧,并不在于他们读的书多,而是他们求知的态度出了问题。他们不是把知识作为完善自我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而仅仅把知识作为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而把玩,或者把知识作为消解个人责任的面具,或者是把知识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
我历来认为:智慧既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聪明和机智,诸如才思敏捷、随机应变;也不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知世明伦,洞见世事人情,八面玲珑,审时度势,明哲保身;更不是什么谋略和技巧,擅长见风使舵,老谋深算,只求成功、不择手段。倘若像希腊哲学家那样从“共相”的角度去理解智慧,“智慧”只能理解为普遍必然的知识,其目的在于追求真理、服膺真理。这才是“智慧”的本来含义。
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传授知识是“奠基”;育人、促使学生从小悟出为人之道,更是“奠基”。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为智慧人生奠基”才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