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发布,丽水以总分89.4的好成绩,实现连续17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全省第一。
报告显示,丽水市2019年度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9.4,与上年度(87.1)相比有所提升,连续17年在设区市排名中居全省第一,所辖县(市、区)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明显优于其它地区。
其中,各县(市、区)的EI值均在84以上,生态环境状况级别全为优,EI值按降序排列依次为:庆元县、龙泉市、遂昌县、景宁县、青田县、云和县、松阳县、莲都区、缙云县。其中,4个县(市)的EI值位居全省前10位。
据了解,近年来,丽水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战役,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019年,全市9个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9.7%,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排名城市中位居第七;丽水市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今年1-7月,全市9个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9.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全市地表水省控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全市满足功能要求的交接断面比例、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比例均为100%。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生态环境最严管控的顶格标准,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编制,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及动态管理,为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审批提供硬约束。以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高点定位和“借鉴+创新+实践”经典模式,大力推动国家公园设立试验区工作。实施绿化造林工程,2019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5.74万亩,平原绿化8523亩。全市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7家,整治“低散乱”企业786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平方公里。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健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创建,编制完成“两山”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开展丽水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编制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诚信评价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联动协调机制》《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饮用水源保护配套制度。开展生态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企业环境信用“绿、蓝、黄、红、黑”5级评定,并制定多部门联合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