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揭开帷幕。《母亲的土地》《身临原野》等17部中外佳片将在未来一周集中展映,鼓励中国观众跟着电影去“旅行”。
电影周开幕影片是中国新片《白云之下》。剧组来到现场与观众见面,分享了幕后花絮。分隔入座的观众手持“久违”的电影票,与主创人员热络互动。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共收到“一带一路”沿线50余个国家报名的1700多部影片,部分优秀影片将于电影节期间展映。2018年在上海成立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也越来越受欢迎,成员从最初的29个国家、31个机构,到今年7月,已达44个国家、50个机构。
据浦东新区相关部门介绍,17部“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影片将分别在浦东新区的影院、露天场地及线上同步展映。露天放映的影片将在浦东新区36个社区放映共73场。
展映影片中既包括《姐妹》《银行家》《如何变成鸟》等海外佳片,也有《白云之下》等中国影片。
“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展主题为跟着电影去“旅行”,意在鼓励观众在电影里“放飞”心灵,体悟“一带一路”沿线的风土人情。
28日,作为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方活动,“抗疫前线的纪录片人”论坛在上海银星皇冠酒店举行。
该论坛邀请了曾身处疫情一线的纪录片创作者们:纪录片《被遗忘的春天》导演范俭、《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总导演范士广、《封城日记》的导演林晨、纪录片《余生一日》总导演秦晓宇、《好久不见,武汉!》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共同讨论疫情期间如何打开纪录片的拍摄理念而区别于新闻视角,以及纪录片人如何突破边界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全民记录的更深刻的意义等话题。
“抗疫纪录片作为此次论坛主题,备受关注,看完之后也备受感动和鼓舞,振奋人心,英雄的武汉、英雄的中国人民,非常了不起,我为之感到非常自豪。”演员邬中颖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邬中颖,曾是2017年世界女神选美大赛南通赛区冠军、中国赛区总决赛季军,主演过电视剧《人民总理周恩来》《以父为名》等,2017年主演写意诗小品《人鸟低飞》饰演的血雀让观众记忆犹新。邬中颖有着亲和力的外表,与生俱来的艺术感染力,不断学习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塑造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极具创作热情,坚信沟通与交流会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共鸣。
由澎湃新闻出品、范俭执导的纪录片《被遗忘的春天》是今年出炉的众多关于新冠的纪录片之一,主要讲述了武汉确诊病例数最多的社区之一、武汉丹水池社区三组家庭的故事。作为曾经拍摄过汶川地震的纪录片导演,在巨大的创伤面前,范俭这一次很鲜明的选择了退步和抽离,采用了比较克制和理性的观察方式。
没有选择医院,而是直接扑向社区。范俭解释说,“我想我们纪录片要做的静水流深的一种观察态度,而不是新闻视角的一个观察。这个退半步或者退一步对我来说会有新的发现,反而社区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拍纪录片的,我倒可以施展得更多。”
范俭进入武汉后,整个城市在那个期间所遭遇的那种创伤和气氛,令他有了更新的灵感,他同时拍摄了一部打破故事性的探索短片,这也是这次特殊拍摄带来的特殊收获。
同样收获颇多的还有纪录片导演范士广。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随即组建《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摄制组,奔赴抗疫前线。为展现疫情之下上海这座超级都市的快速应对,节目组第一时间前往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瑞金医院发热门急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地进行蹲守拍摄。与此同时,3月初,《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总导演范士广、领队柯丁丁、摄像周圣乐、编导谢抒豪组成的四人摄制组,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在雷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以及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蹲守拍摄。
做纪录片导演之前,范士广一直是新闻调查记者,“本能的反应是你非常想去那个地方”。
一直有人认定《人间世》是一部医疗类纪录片,范士广却觉得,虽然拍的是医生护士,场所是医院,但这些其实都是载体。“事实上表达我们自己对这个时代和事件的认知,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件事情。”他强调说。
因为那段时间在医院面对都是一些悲惨的事情,所以心情很压抑,但是每天晚上回酒店都会看到酒店前台小姑娘在练吉他。“她说‘我觉得大家都蛮苦的,我想练练琴,到时候等你们走的时候能够给你们弹弹’。我们4月1号走的,她真的拿出吉他给我们弹了一首歌曲。这种感情真的很纯粹。”
“这样非常纯粹的一种情感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是非常感动,而且会非常怀念的。”范士广说,“我觉得这次能够在武汉过一段非常纯粹的日子,无关物质利益,这种日子我觉得还是非常珍贵的。”
该不该“按照常理性去拍摄”?
疫情期间,人与人是隔绝的,是互相警惕和防备的。尤其是纪录片导演,可能失去前期长时间调研的机会,快速让拍摄对象卸下心防是非常艰难的考验。
范俭就在拍摄期间遇到过很多并不友好的人带来的无端指责,遭遇了很多拒绝。范俭和团队考虑再三,选择不穿防护服进入到拍摄家庭中,虽然自身面临高风险,但能和拍摄对象建立信任通道,他们也正是这样才慢慢打开了拍摄对象的心防,拍到了想要拍摄的内容。
谈到逐渐走入拍摄对象的内心,范士广说自己有一天在红区里跟一个护士聊天,小护士谈到自己负责的一个病人去世了,病人手机还没有人领,而死亡的那个晚上,手机不停地响,小护士晚上一个人值班,心理上受不了,因为自己会脑补,不知道是谁打过来的。
看着小护士哭了,范士广突然意识到这一次他们不该“按照常理性去拍摄”,就是去拍摄故事,因为故事很容易把事情简单化和脸谱化,纪录片导演应该去呈现世界的复杂性,所以之后团队开会,才有了后来的“采访100个普通人”。
吕新雨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点。“医患关系紧张才会有《人间世》出来,但是因为国难,在刹那间,把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所有的人都进入到风暴点。大家都心无旁骛的命运共享、同情共享。这样的场景,也让我们反思,由于厄运集结成一个精神乌托邦,片子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奇迹的发生。”吕新雨说。
林晨的片子似乎更像是一个跨界的作品,它基于一个大家的需求,有一点偏向新闻,有时事性,林晨认为,大家日常的东西可能是更鲜活的,在这个背景下就升华了。
“当时身在武汉中,虽然很绝望,但是我的朋友一直给自己打气啊给亲人加油,生活中,能够正常吃上菜,等等这些细节能够让我坚持下来,所以不是我刻意地追求正能量,它就自己产生了这种精神力量。”林晨感慨地说。
“不在意是不是纪录片,很在意是不是好作品”
现在每一台智能手机几乎都能够完成高质量的拍摄,一个全民纪录的时代已经来临,而这也将推动和改变纪录片内容的产出。
2020年2月5日,纪录片导演、大象纪录创始人秦晓宇在网上发出倡议,邀请所有被疫情影响的人,拍摄下自己在2月9日任一时刻的生活片段。收到素材后,他将和团队一起,制作出一部纪录片,也是一份中国人在疫情中的“影像日记”,取名为《余生一日》。
秦晓宇表示自己之前是一个诗歌的书写者,并不在意自己的作品是不是一个规范的纪录片,真正在意的是作品是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因为“真正的创作其实就是在打破疆界,而不是画地为牢”。
“首先,全民记录的意义在我看来非常重大,每个人不仅是一个值得被记录的对象,本身也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相当于把历史书写的这样的一种权利分散在每个人手中。”秦晓宇认为,在2月9日的那一天,疫情还在爬坡,其实每一个人、每一个空间都有“前线体验”。
其次,做纪录片是要“持有情怀,也要警惕立场”。如果没有这种自我的警醒,那一个片子可能就变成了一种承载狭隘和偏见的东西。“那么多人汇聚起来,基于自己的耳闻目见的那个东西,我们把它汇聚起来,可能就构成一种比较接近真实的一种宏大叙事。”
第三,秦晓宇认为自己更感兴趣的是“深处拍摄”,所谓深处是在一种也许是被遮蔽的,也许不再是环境社会层面或者公共空间,它恰恰是心理情感。
全民纪录并不是秦晓宇的原创,但秦晓宇认为,《浮生一日》像是生活的万花筒,而《余生一日》则更像生活的聚光灯。
打破偏见更接近真实,是每一位纪录片导演最想要找到的。竹内亮是一个住在南京的日本人,他带着一位编导、两位摄影师,在武汉历经10天,拍摄了“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这部关于武汉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6月26日晚在网络播出,不到24小时,播放量已超过2500万次。
最近,中国影院复工首周票房突破亿元大关,与此同时,第23届上海电影节也正在持续为行业输送信心。在当日上午场进行的“电影发行与放映新趋势论坛”中,传奇东方CEO刘思汝、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新丽电影总裁李宁、英皇电影总经理梁琳、北京聚合影联创始人讲武生出席活动并相继发言,共同探讨疫情黑天鹅下给电影人带来怎样的思考空间。
导演郭昕艺表示,受疫情影响,院线电影呈现短暂的低迷,但是观众对影院依旧情有独钟,这是其他方式替代不了的。郭昕艺先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法国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硕士,曾担任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剧组片段导演、电影《一步之遥》剧中舞台导演,监制电影《夏日》《怦然星动》及《明星梦工厂》等。
中国电影市场停摆半年之久,是对行业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刘思汝表示,过去的几年,业界一直在展望中国电影市场有没有机会能超过美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而此次疫情也许是个引擎。
全国影院停摆半年之久,却能在首周突破亿元票房。超过5000家影院复工背后,在刘思汝看来,国内整个影视产业链会紧跟影院这种复苏速度,开始循环就会有新的生命力。
“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跟大家一起投资拍摄针对中国观众的本土内容,这是我们首要思考和我们接下来想要做的一个行动。”刘思汝表示。
这个观点被郑志昊所认同,他认为疫情下中国影视产业机遇大于挑战。在如何把握市场机遇、促进电影大盘恢复性增长问题上,郑志昊分享道:“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深耕服务、打磨精品。行业可能暂时停摆,但电影人的梦想不会停摆。”
郑志昊还表示,优质内容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内驱力,在我国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对国产电影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并表示猫眼娱乐将持续挖掘优质内容,深度参与内容生产制作、宣传、发行等各环节,让好内容找到合适的观众,帮助影院降本增效,不断助力行业重振信心。
郑志昊针对现在到底是走线上发行还是线下,究竟是哪个渠道为主体,对于创作者来说也很重要,“比如说线上观影80%以上都是用手机观影,但是依然有创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做4K,甚至更高精度的投入去优化画质、品质,依然没有意识到是针对手机屏幕做感受上的调整,而不是针对大屏幕,包括光亮度,包括视听效果。”
新丽电影总裁李宁同样认为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整个电影产业的信心、如何迅速恢复整个产业链的规模和模式,这是现在电影人的核心主题。“我们的电影总局只有和制片公司、宣发公司、院线公司、平台公司、影院终端公司等拧成一股绳,然后尽可能地利用我们的现有优势,从而形成某种策略,尽快恢复电影行业从业者的信心,这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一个思考。”
英皇电影总经理梁琳则试图从观众群体变化的角度阐述自己在过去这段时间的观察:“现在观众对于娱乐的选择真的太多了,他们想要获得自我满足刺激的方式也太多了,我们用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观众来到电影院坐在这里90分钟,用什么去拉动他们,这个其实是我和我的团队这半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现在的观众没有放弃观影的需求,而且无形中我觉得是在扩大基数。我相信等疫情完全过去以后,随着电影院逐步的开放,希望能在沉浸感也好,体验感也好,通过精品内容能够更好地服务观众需求上,大家会选择走到电影院去选择适合的项目。”
优质内容生产永远是是电影行业的核心推动力,也是行业的生存之本。在疫情黑天鹅下,影视行业是一个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真正将“优质内容”生产放在首位的重要契机。
同时,“发行老将”讲武生也对复工后的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八月份整个市场就能恢复80%左右,并且认为国庆档也会带来近三年平均的小增长。讲武生也谈到了对于院线电影未来发行的思考,例如让“云发行”的概念深入到电影产业的各个链条环节——“能否从电影开拍的那一刹那,伴随它的全流程提前为大家想到盈利点。我们现在整个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虽然国际版权方面有很多成长,但我们大量的收益还是围绕票房来的,所以下一步在这个领域当中如何探讨,我们也得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7-28/14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