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教务科研处召开数字化转型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由教务科研处处长、党支部书记李高申主持,教务科研处全体教职工参加。
会上,11位教职工根据所选学的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案例,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典型发言。
苏艳红从数字化转型改革中对客户价值体现及落脚点的认识,分享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教学体验、课堂参与和学习成效,畅谈了数字化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及教师评估的初步设想。她认为,在数字化转型改革中,学生需求是导向,组织变革是基础,全员参与是关键,文化建设是保障。
桑亚辉谈到,新工科是建立在新经济、新兴产业基础之上,是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变革催生了新工科这一高等教育新理念和本科人才培养新方向,要着眼“新的工科”和“工科的新要求”,创新“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战略急需应用型人才培养。
王仁永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意义及产生的背景出发,认为要理清数字化转型与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把数字化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时时刻刻用数字意识指引日常工作,真正做到数字化入脑入心化行动。
马志国认为,虚拟仿真实验被列为五大“金课”之一,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金课”,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度融合的表现,开放共享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可以充分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李海燕从虚实融合、协同共生角度阐述数字化转型,同时思考在教学领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更优教学效果。各部门要建立联动效应,打通壁垒,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共生,这样才能互利共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董雪峰围绕科研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谈感悟。他讲到,科研的数字化转型要特别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内涵挖掘,提高科研质量和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应用型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体现成果产出的导向,要将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要求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改革,融入到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每位同志发言后,均有相应的领导和同事分别给予点评,发言人和点评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与碰撞,加深了教职工对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理解,加深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最后,李高申在总结讲话指出,发言和点评的交流互动,充分体现出大家有深入思考、有感悟、有建议。通过研讨,体现了大家的学习意识不断加强,理论站位不断提高,对问题分析的透彻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大幅的提升,是一次成功的研讨会。他强调,数字化转型发展,要坚持学生为中心的需求导向,只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案例,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高申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思路一变天地宽,树立新观念要基于科学基础转变观念。二要善于辨析,取人之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三要基于专业(领域),不拘于专业(领域)。学习要广博涉取,才能做到精于专。四要学思践悟,铭于心。学习、思考和感悟是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内驱力的起点。五要干在实处,笃于行。要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6-11/13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