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指的是民国时期发行的银元,也就是俗称的“大洋”。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rrr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它的名称应当是"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重七钱二分,银占89%,铜占11%"。
这种银元1914年12月到1929年,总发行量超过7.5亿枚。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1%、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这种银元自1914年起发行,一直用到了1951年,也就是说直到新中国时期,“袁大头”还在被使用。
鉴定真假“袁大头”时,人们总会吹一下然后迅速放到耳旁听声音,听是否有清脆绵长的响声。“袁大头”会发出声音呢?央视鉴宝天下解释道,“袁大头”材质是金属银,银这种金属本身就有很好的弹性,当表面出现气流时,就发生微小的震动,从而产生响声,不过这种响声还不足以让我们听见,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银元背后的图案袁世凯的头像,这种不规则的图案使得气流震动幅度加大,从而产生的声音也就更大,能让我们清晰的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