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杰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这句广告语曾广为流传,但其主角——汇源果汁如今却被推上风口浪尖。由于股票迟迟无法复牌,在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如今面临着上市12年来的最大危机——如不能在明年1月31日前满足复牌条件,股票很可能被强制退市,留给汇源果汁的时间已经不多。
除退市警报骤然拉响,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还背负巨额债务,面临着创新乏力等诸多困境。果汁巨头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果汁巨头徘徊退市边缘
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汇源果汁曾经书写过一段创业传奇。这家公司前身是即将倒闭的水果罐头厂,1992年朱新礼接手后,将公司主营业务调整为浓缩果汁生产。仅仅数年间,汇源果汁就迅猛扩张走向全国。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上市。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这家果汁巨头近期却面临股票可能退市的风险。去年4月3日,汇源果汁宣告停牌,不成想这一停就是一年多。截至目前,停牌时间已超20个月。按港交所相关规定,如果汇源果汁在2020年1月31日前不能满足复牌条件,公司股票很可能被强制退市。资本市场留给汇源果汁的时间,只有40多天。
股票要复牌,首先需要把2017年、2018年年报补齐披露,可这些定期报告还没影子,至今也没有发布相关财务数据。在近日发布的公告中汇源果汁表示,将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公布相关财报。
今年是汇源果汁上市的第12个年头,其股价仍定格在去年停牌时的2.02港元每股,对应总市值为53.97亿港元,这与175亿港元的高峰市值相比,已跌掉近7成。
违规贷款埋下退市祸根
汇源果汁之所以停牌,是因为其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按照汇源果汁去年3月29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在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短期贷款,以便北京汇源饮料应付临时运营资金需要及还债。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汇源果汁合计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约42.82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贷款,年化利率为10%。北京汇源饮料是汇源果汁执行董事兼实控人朱新礼旗下公司。汇源果汁与北京汇源饮料存在关联关系,贷款也就属于关联交易。不过,这笔数额高达40多亿元的贷款,由于贷款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也没有履行相关披露义务,已违反港交所相关上市规则。如今看来,这一违规借贷给汇源果汁带来的苦果是始料未及的。
除了退市大限一天天临近,把汇源果汁推至风口浪尖的,还有创始人朱新礼的因素。中国裁判网近期披露的一份民事裁定书显示,招商银行于9月20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等共计41.03亿元的财产。德源资本的有权代表人,正是朱新礼。据了解,德源资本曾在2015年出资30亿元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认购该公司2.4亿股股份,此后,德源资本又将这些股份质押给招商银行。
作为知名度颇高的企业家,朱新礼近年来屡屡陷入各种纠纷之中。有统计显示,朱新礼近年来曾6次被法院强制执行,5次被列为限高消费人员,1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老牌企业陷入创新危机
根据汇源果汁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汇源果汁总负债为114亿元,其中33.5亿元是借款。老牌果汁巨头究竟怎么了?快消行业专家谭迅认为,汇源果汁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但混改后一直未能如愿上市,占用汇源果汁30亿元巨额资金,这对重资产的汇源果汁来说,造成了暂时的资金短缺。
虽说汇源果汁在快速变化的饮料消费市场一直坚守,但其创新乏力也被人诟病。就产品来说,汇源果汁确实没能拿出更多创新的拳头产品出来,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渐渐衰弱。除品牌老化、产品及营销创新不够外,谭迅还认为,汇源家族式管理太强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关于这一点,甚至流传着一个说法“汇源集团超过一半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老板的老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汇源果汁不断出现高管离职。1月13日,公司执行董事崔现国因退休辞职;1月21日,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公司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赵亚利辞职;之后,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民杰、许清流、阎焱也相继辞职。有分析认为,高管团队纷纷离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牌果汁企业管理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