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消息(记者张雷青海台记者陈新云雷婷婷郭四辈)作为河湟皮影标志之一的青海大通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来的传承保护,已经有120多位皮影艺人为这门艺术执着坚守,辗转在乡村田野,不断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5-06/81389.html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一块白布就是舞台,灯光亮、锣鼓响,人物一一登场……台上正在表演的是经典皮影戏《岳母刺字》,这是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艺皮影社为新春下乡演出做的最后一次排练。唱皮影的艺人叫周邦辉,是大通县新艺皮影社领班。他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乡土气息浓厚的唱腔,生动演绎着那段感人的故事。
周邦辉告诉记者:“皮影是‘五人忙’,我和我的徒弟互相配合,我下一场需要什么人物,他提前给我准备好。我对皮影人的操作,有各种手势,指挥我的徒弟们,让他们用唢呐、弦乐曲牌,来配合我节目的完成,这样的话五个人共同完成一台戏。”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明朝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皮影传入青海大通,和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通皮影”。
周邦辉从小就喜欢皮影戏,22岁开始拜师学艺,20多年的努力追求,他已经成为大通皮影戏行当里的佼佼者。他说,一台戏的好坏,关键要靠大家的配合,摆动皮影道具,敲打锣鼓,吹奏唢呐,唱腔节奏,紧密衔接,才能为一个个皮影人物注入灵魂。
周邦辉说:“我们平时看它是一个皮影道具,但是演员把它拿在手中,放在银幕上的时候,我就是皮影人。我要从它的内心感受,完成一个人物的塑造,我利用各种唱腔,来感化下面的观众。”
2008年,大通皮影作为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邦辉的皮影社里还有一位能人叫靳永红。在演出环节,靳永红是锣鼓手,而在台下,他是一名响当当的皮影雕刻家。目前,他正在雕刻一套以文成公主进藏为题材的皮影。
靳永红介绍:“文成公主这个皮影戏,整个故事情节有300多个人物,我现在才创造了40多个。文成公主这个形象从长安开始到西藏有很多的道具,是相当大的一个工程,我已经制作了两年,整个剧目要出来得将近4年。”
大通皮影雕刻原料十分讲究,一般以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韧的青藏高原六七月份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技法上用雕、缕、刻、挖相结合进行制作。生长在皮影世家的靳永红,自幼就深受皮影艺术的熏陶,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对皮影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
靳永红说:“传承下去对我们现在的传承人来说是一种责任,我们希望的是,把我们老祖先留下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多培养几个徒弟。”
第二天中午,周邦辉的戏班应约前往大通县东峡镇克麻村演出。大通皮影演出的剧目分花戏和踏本两大类,主要从内容的连续性上来区分,今天演出的《岳母刺字》属于花戏。(皮影戏演出现场声)农村是滋养皮影戏传承发展的广阔天地,这里观众的目光更为热切,喝彩声更为热烈,这里的观众更爱更懂皮影戏。
10多年来,周邦辉和他的皮影戏班子为农民群众表演了上千场,虽然演出辛苦,平均每天一个人只能挣五、六十块钱,但大家都感到很快乐。
周邦辉说:“我们到各地演出很受群众的欢迎,以这个作为动力,我们继续把皮影演下去,哪怕很辛苦,我们都把它演下去,把这个发扬光大,不能让它在我们手里断掉。”
大通为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因皮影、花儿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根深叶茂,大通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皮影一度濒临消亡。目前,大通皮影有10个戏班,120多位皮影艺人常年转场于城镇乡村,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创新剧目也越来越丰富,既有传统题材,也有现实题材。专家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些乡土文化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青海民俗文化学者费胜章说:“大通皮影、花儿这些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去挖掘它,保护它,开发利用它,使它成为一种产业,去丰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