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大理、丽江渔政部门联合执法,保护长江上游水生态坏境!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3-07 17:29:38

   555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月5号-6号,大理州、丽江市渔政部门在辖区内的金沙江段开展2019年春季禁渔联合执法行动。
 
  长江春季禁渔是2003年由原农业部颁布实施,2016年1月进行调整,禁渔期为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要求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大理州渔政管理站副站长邓宗仁告诉记者,实施禁渔的目的是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以鱼净水、实现长江渔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鲁地拉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相继投入生产运行,给长江春季禁渔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邓宗仁:在禁渔期间中,做到“江中无网具、无渔船,岸上无江鱼”。由于大理州和丽江市交叉水域非常多,当时没有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从而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瓶颈和困难,达不到长期禁渔的目的,2017年,为解决金沙江交叉水域渔政执法难的问题,我们大理州和丽江市经过多次协商,形成了统一的合作机制。
 
  此次联合执法,大理、丽江两州市的渔政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执法船3艘、公务车8辆分水路和陆路两组进行,发现捕鱼现象时,现场没收渔具,同时对沿江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邓宗仁:我们的主要工作有这样几项,一是加大禁渔宣传,深入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达到人人共知、人人参与,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禁渔工作中来;二是严厉打击、整治非法捕捞行为,有效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三是加大涉渔工程执法监管力度,确保生态补偿措施全面落实;四是结合长江禁渔工作,在渔业行业中开展“扫黑除恶”行动,净化渔业环境,促进渔业和谐发展。
 
  丽江市渔业站站长曹寿清也表示,通过联合执法,效果比以前好:以往在开展联合执法以前,交叉水域存在很多的执法盲点,偷捕和电鱼、炸鱼、毒鱼比较严重,通过两州市联合执法,这些现象减少了,沿江老百姓法律意识也提高了。
 
  鹤庆县龙开口镇朵美村村民舒智勇从小在金沙江边长大,他说,水电站修建以前,江水小,挖沙、淘金、捕鱼的人多,电站建成运营以后,水深了,鱼也多了,但捕鱼的人少了。
 
  舒智勇:这几年宣传力度也大,广播、通告这些也听着见着呢多,政策我们也很了解,在禁渔期,没有电鱼、毒鱼这些,鱼类也保护得好,环境也好。偶尔有时见着下网捕鱼,我们也一个说给一个不要去做,互相劝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增加水生生物种群,促进渔业资源的修复,有效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渔政部门在金沙江开展“禁渔”执法外,还开展“增鱼”措施,其中包括在水电站库区实施土著鱼增殖放流。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增殖放流项目的实施方,该院助理研究员王志飞介绍,从2010年到现在,省渔科院先后成功繁殖了细鳞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岩原鲤、鲈鲤、长薄鳅、圆口铜鱼等金沙江土著鱼,仅在龙开口水电站库区就累计放流92万尾。
 
  王志飞:水电站的开发对我们鱼类的主要影响主要是阻隔了鱼类洄游通道及鱼类多样性、鱼类栖息地、下游水温和气体过饱和等方面的影响。根据环保部“谁受益,谁补偿”的要求,我们就设立了鱼类增殖站,通过人工增殖技术的研究,然后放流金沙江土著鱼,来弥补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3-07/6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