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四五十项,这里面有些是口头传统,像济公传说、观音传说,包括宝卷,宝卷讲的是佛本生故事,讲佛的故事的说唱;还有像津门法鼓、智化寺京音乐、五台山佛乐、千山寺庙音乐、常州天宁寺的梵呗唱诵、鱼山梵呗、大相国寺的梵乐、藏传佛教的直孔噶举派音乐、拉卜楞寺的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等。还包括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包括少林功夫,包括唐卡,包括南京金陵刻经处的印刷技艺、塔尔寺的酥油花、热贡艺术、德格印经处的雕版印刷技艺。像这样的都保护起来了,但是放在各个门类里,比如刻经,南京金陵刻经处包括在手工技艺里;比如羌姆,包括在舞蹈里。我们当时就想用这样的办法,先把它保护起来,先把它列入名录,不要让它在我们这个时代丢失,这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期、认识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用这样的一种办法,把很多东西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里,用国家行为来保护。那么这样的办法,第一不是长久之计,第二不名正言顺。我想最终应该在现在的十大类里,增加一个宗教。佛教文化应该被名正言顺地、明明白白地放在不但被我们保护,而且应该被我们珍视、被我们尊敬的这样一个地位上,而不是这样“偷偷摸摸”地保护。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