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就诊的过程中,只要家长与医务人员提供足够的耐心和技巧,经过引导,共同减轻孩子的焦虑与畏惧,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就能愉快地接受康复。
儿童对于陌生环境、陌生人都存在排斥心理,严肃的气氛极易引起患儿紧张和惧怕。优美的环境可以使诊疗室充满童趣,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同时动画图画与玩具也会让患儿感到自己如同在家中一样受到重视与关怀,在诊治时也更可能主动配合。
3 岁后的儿童,能够分析、综合外界因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始前接诊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结合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语言交流,多鼓励、多安慰,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用儿童熟悉的语言对各类操作进行解释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短时间内抚慰孩子,让孩子的紧张情绪逐渐改变,让手足无措的父母放下心来。
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给予适当的控制权,如有不适时可以立即表达。比如告诉患儿,有痛感时可以举手示意,并且提前演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诊医生合理配合患儿的要求,能增强他们对医生的信任感,而在这时使用鼓励的语言,更能培养患儿的自信心。
有的患儿可能曾有过初诊的不适体验,但只要在复诊中,对患儿施以正向、积极的引导,重新给予良好的就诊体验,畏惧感也会随之减轻。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在适当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引导他们数数、想象美好的故事画面等,都可以使其精神放松。在诊治过程中,也可以应用鼓励法,多对患儿进行表扬和鼓励,患儿配合时要及时夸奖,以满足儿童的自尊心,增加其荣誉感。
儿童因为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感到害怕,而父母对患儿的溺爱、过分放纵或过分焦虑,甚至是父母自身的畏惧心理等,都会对患儿在诊室的行为和情绪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下,让其临时离开诊室,可以避免家长不好的情绪对患儿的影响。而大多数患儿也因父母的暂时回避,情绪由不安转为顺从,从而让就诊更顺利。
联系电话:010-67611721 18610949655
微信号:18610949655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