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F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月3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政仁接受专访时提议:将宁波前湾新区打造成浙沪合作试验区。
前湾新区是浙江省大湾区布局建设的四大新区之一,地处长三角区域核心地带,谋划中的前湾新区管理空间约600平方公里,拟规划范围包括宁波杭州湾新区及毗邻的余姚中意(宁波)生态园和慈溪北部区域,突出开放创新、产城融合、智慧宜居导向,重点发展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超前布局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标志性战略大平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宁波前湾新区成为浙沪合作发展试验区,具有突出优势和基础。”黄政仁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宁波前湾新区是探索沪甬产业协同、开放联动、创新合作新模式,打造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拓展区,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想区域;支持宁波前湾新区成为浙沪合作发展试验区,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一个举措,通过纳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中,可以让前湾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宁波前湾新区将成为浙沪合作的新型示范区,为整个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个借鉴。
作为前湾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宁波杭州湾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全面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从沪甬合作示范区,再到浙沪合作示范区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平台功能内涵深化和外延,是更高能级的紧随国家战略的大平台。
2016年7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全面启动沪甬合作示范区建设。2018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建设浙沪合作示范区纳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完成《宁波杭州湾新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浙沪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成功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年引进上海各类项目投资153亿元。
建设浙沪合作示范区目标,就是到2022年,浙沪合作基本实现常态长效,具体来说,合作领域更加全面、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合作成果更加丰硕,在产业、科创、公共服务等领域全方位承接上海要素溢出,成为浙江省与上海同城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跨省区域合作交流的样板示范。
建设浙沪合作示范区定位就是,深度对接上海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科创资源、开放平台和服务功能,承接上海城市功能溢出,打造长三角南翼的重要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中同城化水平最高,标志着合作成果最多的一体化合作“高级版”示范区。
新区成立九年来,已集聚诸多的优质上海资源
德国大众全球标杆企业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实现产销39.1万台,同比增长12%,纳税63.5亿元、增长25%,新区生产的全球战略车型途岳,一上市便成为主流SUV市场的明星车型。
上海绿地集团从2016年开始先后投资共750亿元,建设滨海新城产城联动项目,助力“21世纪中国样板小城”建设。
2013年落户新区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是复旦大学在浙江省内设立的唯一政产学研机构,是其在上海之外最大的科技孵化平台,经过几年努力,研究院累计引进孵化上百个项目,涉及生命健康、芯片设计、新能源等产业。很多上海的人才项目,包括一些全国的、乃至海外的人才项目,就愿意到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来进行孵化。落户以来,累计为新区引进优质项目百余个。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由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新区管委会共建共管,打造浙东高端医疗中心,已于3月1号全面运营。
高端教育配套滨海小学成功引进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优异资源,已投入使用。
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宁波杭州湾新区谋划建设全面接轨上海的浙沪合作示范区,不仅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探索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全省“大湾区”建设,推动形成杭州湾南北两翼均衡协调发展格局。
随着沪嘉甬跨海铁路等项目被提上日程,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首批加入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的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又在仰望更高的山峰:打造浙江省标志性、战略性的开放大平台,争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省大湾区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分享提醒
这么好的东西记得一定要告诉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