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山医院概况
吉林中山医院是由集预防、诊疗、科研为一体的非营利性医院,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开设床位240张,优势学科有精神医学、临床心理,神经内科。医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在治疗失眠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抽动症、多动症、神经衰弱、精神障碍等疾病方面建树颇多,依托雄厚的医疗资源和创新的现代医疗模式,诊疗水平不断跨越式发展。
坚定名医兴院战略
中山医院始终把专家队伍的建设放到前列,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搭建了强大的专家阵容,如精神科专家刘亚茹主任、王洪运主任、心理专家张颖等担任医院学科带头人,为患者提供先进的诊疗水平。医院还多次联合特聘北京专家专家组织学术研讨会,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近些年来,中山医院不断加强专家协作通过组建”北京名院专家会诊中心“,邀请了特聘北京专家吕秋云教授、田运华教授、北京回龙观医院张艳萍教授等专家来院坐诊,使患者不出吉林省,便可看诊全国名医。
发展中西医结合技术
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原理和个人性格、应激刺激,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而生化因素是发病重要原因之一,中山医院基于生化学说进行临床科研,经过多年攻关,终于研发出一套系统的系统的脑神经康复治疗体系,分三步治疗精神心理障碍,即检查期、治疗期、康复期,对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辩证施治,有效平衡紊乱的脑神经元,修复受损神经元,改善神经内分泌,是目标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斥巨资引进国内高精尖物理仪器设备,为病患提供更高水平的检查和诊疗。
文明服务创新
中山医院严格执行长春市物价局收费标准,帮助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在医院大厅设立价格透明公示,与此同时,患者可以在电话或者网络咨询相关医护人员,他们将细心解答患者诊疗问题,为了杜绝收受红包及药品回扣事情的发生,医院公开了投诉电话、意见箱,设立楼层服务巡视主管,使病人在看病就医花费上吃上“定心丸”。为了解决市民就医难、看病繁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中山医院开通全天免费在线咨询挂号服务,有效缓解现存的“排长队,找专家难”问题。
2018年12月11日,天津京剧院第六次媒体开放日活动在天津京剧院三楼排练厅举办,活动以“天津京剧院与中国网正在上演频道战略合作签约”为主题,三十余家媒体到场竞相报道。出席活动的有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唐海波,中国网中投视讯CEO苗步林、北京正在上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王梓钧、中国网正在上演频道总监付希娟、北京正在上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大春、天津京剧院党委书记朱义海、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则奇等。
活动现场天津市文旅局领导讲话祝贺,天津京剧院与中国网领导分别致辞并在媒体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通过两家单位的合作共建,为京剧与网络“联姻”,实现了双方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
签约仪式后,天津京剧院还为与会媒体展示了国粹京剧的迷人风采:2018年“炫彩青春”展演中天津京剧院参赛选手的前十名优秀青年演员轮番登场,强烈吸引了媒体眼球。展示环节,中国网全程录制并在pc端及微信小程序中进行推送,让京剧搭乘网络的快车现场“飞”了一次,实现了资源互换、广泛分享的首次落地。
双方认为此次合作可谓正当时。京剧受众的老龄化问题,影响力降低及传播方式滞后低效等许多问题客观存在;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要在丰富多元的娱乐文化的围追堵截中突出重围,是京剧艺术正在面临的严酷命题。网络与京剧“联姻”,势在必行。天津京剧院拥有专业的演出团体和丰富的京剧资源,名角荟萃、实力雄厚、行当齐全,文武兼备,“中国网”提供的“正在上演”数字演艺服务平台拥有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互联网与京剧院团跨行业合作可充分完成双方的优势资源整合。本次合作充分强调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平台将全力协助天津京剧院创新传统京剧传播模式,建立天京院专有的信息资源库,并研发“数字戏曲”相关产品,共同探索传统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中国网正在上演频道”不仅为京剧剧目和演员提供了跨时间、跨地域的展示平台,还打破了剧场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实现戏迷的反向评论等功能,能够拉动线下演出市场,扩大京剧影响力。网络平台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存在着广泛的可引导群体,这种广泛又快速的传播方式,为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路径;同时京剧“上线”又能丰富网络平台的内容、提升网络平台的内涵,有效扩大传统京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一举多得。双方的合作完全是互利共赢的。
京剧缺的永远不是内涵,缺少吸引群众尤其是吸纳“新鲜血液”的途径。谋求京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实现与新型平台和媒体的融合,实现双方发展共赢。搭乘互联网“快车”,京剧也可以实现新旧传播方式的实时切换,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