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主办,北京文化产业商会、北京紫禁城弘华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联合承办,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园林行业专家学者,围绕止园系列研究展开研讨交流,以止园为媒,深入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旨在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行业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提高中国园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共同推动中美关于园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协办单位有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伯克利艺术博物馆暨太平洋影像档案库高居翰亚洲艺术研究中心(JCAASC)、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吴欢艺术馆。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中国紫檀博物馆、吴欢艺术基金会、《风景园林》杂志社、宜兴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洛杉矶邮报、美国华人公共外交促进会、活字文化、中国文化报。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高居翰之女、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莎拉·卡希尔(Sarah Cahill)女士,加州大学长滩分校肯德尔·布朗(Kendall Brown)教授,高居翰纪录片导演斯维尼·斯基普(Sweeney Skip),高居翰纪录片制片人考特尼·延森(Courtney Jensen),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研究员柯一诺(Einor Cervone)女士,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研究员孔纨女士,美国普吉湾大学洪再新教授,联合国赴华项目负责人、纽约大学兼职教授何勇,《洛杉矶邮报》董事任向东,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兼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张亚红女士,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曹汛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清华大学贾珺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吴欢,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陈丽华女士,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北京文化产业商会郭丽双会长,吴十洲、陈清、余晓毅、薛焕炳等,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缪祥流处长,中国园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刘耀忠,副馆长黄亦工,党委副书记薛津玲女士,园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进勇等,以及来自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各公园及研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行业院校师生代表,社会有关园林文化研究学者和爱好者,新闻媒体界人士。
中国园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刘耀忠担任主持,向各位来宾和参会单位表示感谢和欢迎。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张亚红总结了中美合作的止园研究历程,表明对于历史名园的保护、传承和对外国际传播是公园的使命。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研究员孔纨介绍了中国艺术在洛杉矶的推广和发展成果,并向大家展示了其馆收藏的12页《止园图册》(电子版),表示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展的止园研究是中美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
加州伯克利大学-高居翰亚洲艺术研究中心共同创办人余翠雁为大会写下贺词,由柯一诺女士(Einor Cervone)现场代为宣读,寄希望借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扩大日后中美学者和机构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止园园主吴亮后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吴欢讲述了吴氏家族对园林文化的传承。
为表示对中国园林博物馆为止园研究付出努力的感谢,吴欢特别题词“中国园林华夏奇观”,中国园林博物馆副馆长黄亦工接受捐赠。
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陈丽华回忆与吴欢父母的往事,并衷心祝贺本次会议的开展,表示文化传承无国界,借此契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表示通过弘扬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借助鲜活的事例与人物,进一步推动中美文化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北京文化产业商会郭丽双会长代表承办单位表示,有幸近距离接触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依托文化产业继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先生的高度关注,他特地为研讨会写下亲笔致辞,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助理薛晓飞副教授代读,激励当代学者不断砥砺前行,鉴古开今,让止园研究不止生根、发芽,更开花、结果。
北京林业大学李雄副校长谈到,研究止园等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营造理法对今天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助这次会议为艺术、学术和文化的传承搭建交流平台,不断发扬光大。
为促进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美国加州洛杉矶郡为本次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签发荣誉证书。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高居翰先生与止园系列研究的成果展开讨论交流,就高居翰先生对中国园林文化传播的重要贡献、止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等方面做主题报告,探讨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的时代传承与国际传播,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谋求中美双方在园林、艺术、文化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的路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主持研讨会
在《Many Moons:My Father's Travels to China》(《高居翰的中国之旅》)报告中,高居翰先生的女儿莎拉·卡希尔女士回忆了他的父亲高居翰与中国学术研究的渊源历程和艰辛努力。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张坚以《交互视野——中国美术学院高居翰图书馆的建设与愿景》为题讲述了高居翰先生为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建立高居翰中国视觉艺术图像数据库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强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
美国普吉湾大学艺术史教授洪再新在他的学术报告《From the Zhiyuan Garden Album to the World Garden Mural:On James Cahill’s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Garden Painting in China》(从《止园图册》到《世界园林图》——高居翰园林绘画研究的启示)中,重点分析了高居翰先生的著作《气势撼人》,向大家阐释了该书的内涵解读,以及对海外中国艺术研究的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讲师黄晓以《明代止园——作为大艺术的中国园林》为题做学术报告,围绕止园的对话与交流探讨了《止园图册》在园林绘画中的重要价值,从止园与音乐、绘画和雕塑的关系入手阐释了作为大艺术的中国园林。
高居翰纪录片导演Sweeney William Arthur Skip在《My Work With James Cahill》(《我与高居翰的合作》)的报告中,讲述了高居翰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见证了高居翰先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
加州大学长滩分校艺术史教授Kendall Brown以《James Cahill’s Unexpected Legacy:Asian Gardens as Places of Wellness》(《高居翰的别致遗产——作为颐养之所的亚洲园林》)为题做学术报告,讲述了他在高居翰先生的影响和鼓励下,开展的亚洲园林艺术的研究之路。
在《吴亮止园——明代江南文人的典故式园居游观》学术报告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贾珺通过对止园诗文的梳理考证,探讨以止园为代表的明代江南文人园林中的园居生活情态,以及栖居、游憩行为与园林景致之间的具体关联。
中国园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赵丹苹以《止园立雕模型的制作艺术》为题讲述了中国园林博物馆对止园研究的推动,首选止园作为“消失的历史名园”研究系列开篇,并完成研究著书、立雕复原模型制作等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止园模型的制作艺术。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刘珊珊在《止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报告中,分别从止园与《止园图册》、园主吴亮、止园模型和吴氏家族四方面回顾了中外学者合作开展的止园研究历程,对未来的止园研究做出新的展望。
活动最后,与会人员走进馆内中国古代园林厅一同参观明代吴亮止园立雕复原模型,一睹常州止园鼎盛时期的历史风采和高超的造园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