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1-17 12:20:18
金秋送爽,蟹肥稻香,“水浒摇篮”兴化喜逢文化盛事。今天下午,市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喜气洋洋,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施耐庵文学奖”全称“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由我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设立,以我市作为永久颁奖地,前两届获奖作品包括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宁肯的《天藏》、王安忆的《天香》、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等知名作品先后获得此奖,受到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本届施耐庵文学奖于今年5月4日启动作品征集活动,并沿用过去两届的做法,通过提名、评审产生获奖作品。评选范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间出版的作品。经过数轮紧张投票,10月19日,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评审结果揭晓,宗璞的《北归记》、陈彦的《主角》、付秀莹的《陌上》、普玄的《疼痛吧指头》、赵本夫的《天漏邑》等5部作品最终获奖,我市本土作家夏小芹的《娘已嫁人》获特别奖。
 
宗璞的《北归记》堪称典范,三轮评选轮轮满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介绍说:其一,表现在作家的创作精神上。宗璞已90高龄,是从战火里走出来的作家。她在眼睛看不见、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口述后请人笔录,不惧暑往冬来,反复念,反复改,一段段一章章“磨出来”的。其二,表现在作品的价值上。《北归记》是宗璞“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篇的收篇之作,写的是当时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故事。所谓“野葫芦引”,是源自真实生活的动人叙述。《北归记》,跟第一部《南渡记》相距整整30年,也是整个文学界期待了许久的作品,可谓众望所归。
 
本届终评委由著名作家、学者和重要文学刊物主编组成,主席为陈建功,副主席为丁帆、汪政,成员包括王干、王尧、毕飞宇、吴义勤、陈晓明等。专家们认为,施耐庵文学奖自设立以来以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为主旨,在评选中,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公开公平公正,去功利化,树公信力,为文学评奖起到了示范作用。通过举办施耐庵文学奖评奖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学创作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打造“文学之城”奠定有力的基础。
 
市领导李卫国、吉天鹏、沙顺喜、徐立华、刘春龙、丁春华、彭国良出席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