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秋石映霞 2018中国·浙江石雕艺术展盛大开幕

文章来源:消费商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13 08:02:06
2018年10月10日上午10:00,由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浙江省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秋石映霞——2018中国·浙江石雕艺术展”在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盛大启幕。
 
开幕式由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蓉主持;浙江省石雕艺术专委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浙江省民协主席、中国美院副院长杭间致辞;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宣布开幕。原省文联党组书记高而颐,浙江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吕伟刚,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副馆长吴晨以及相关专家、省内雕刻工艺师代表、社会各界朋友等参加开幕式。
 
展览汇聚了来自杭州、宁波、温州、丽水、金华等地的115位石雕匠人,展出艺术佳作近400件。其中大多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以及省内石雕工艺新秀的作品,集传统性、当代性和高雅性于一体,折射出浓郁的民间韵味和灿烂的多元文化,为金秋的杭城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也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庆贺。
 
浙江省民协石雕艺术专委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浙江是石雕大省,石雕历史悠久,远古先民很早就在青田石、昌化石、黄蜡石上雕刻,开创石雕先河。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石雕快速发展,形成了青田石雕、昌化鸡血石雕两大基地,黄蜡石雕刻、水晶雕刻、和田玉雕刻、硬玉微刻等绚丽多姿,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技艺精湛的石雕艺人,创作了数不胜数的石雕精品。
 
因此,作为民间手工艺工作者的成果展,这次展览展出了多种石材、玉材的雕刻作品,可谓琳琅满目。作品表现出了浙江玉石雕刻人勇立潮头、坚持传统、发扬创新、善于开拓的工匠精神。
 
浙江省民协主席、中国美院副院长杭间在致辞中表示:秋天是四季里色彩非常丰富的季节,这些缤纷之色也是浙江石雕特色。近年来,国家对传统工艺的推动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浙江石雕作为浙江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习总书记的“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观点。
 
随着市场的趋于冷静,过去更多的把民间工艺看成是一个产业,而现在我们将它更多的定位为一种文化事业。目前,是我们行业内部积蓄力量、钻研艺术、提升技艺、广交朋友,去追求下一个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高潮的关键时期。希望浙江石雕艺术界,借此展览的机会为即将到来的新的复兴高潮,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开幕式当天下午,2018中国·浙江石雕艺术展暨石雕艺术传承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杭州红星文化大酒店锦绣厅举行。
 
研讨会由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蓉主持,原省文联党组书记高而颐、原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高照、福建省石雕国大师黄宝庆、福建省石雕国大师陈益晶、浙江省民协顾问王恬、黄杨木雕国大师高公博、东阳木雕国大师吴初伟、青田石雕国大师周金甫、青田石雕国大师陈小甫、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单增、浙江泥塑大师宓风光等专家和艺术大师们纷纷发言,大家就石雕艺术的传承和行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和有建设性的意见。
 
高而颐在发言中指出:青田石雕目前已经有240个品种,正是因为一批「石痴」坚持不解的艺术追求,才形成了今天青田石雕五彩斑斓的工艺发展格局。对于石雕艺术家们的这种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业内外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今后需在内外宣传方面加大力度。
 
省民协每年组织的工艺美术作品展,有利于好作品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他提醒石雕艺术家们要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自觉抵制来自市场方面的各种诱惑,特别是在艺术品产业化的浪潮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增强石雕作品的文化厚度。
 
黄宝庆是一位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着40多年奋斗历程的石雕艺术家,他认为石雕传承不仅要传承技忆,也要传承老艺人优秀的品格精神。石雕的产业发展要以追求艺术创作为前提,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假大空」。对于本次展览,他说,浙江省民协能组织如此规模的石雕艺术展,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对弘扬石雕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认为本次石雕展,浙江的中青年艺术家表现出很强的创新和创造意识,他们在扎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贴合现实生活的不少好作品。
 
高照从雕塑专业角度解析了石雕创作过程中的要诀。浙江石雕要坚持因材施艺。它的最大特色是依色造型。要做到色彩雅致,造型大气,是非常困难的,但也是必须要去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把握好,繁与简,大与小等的比例关系。要遵循创作规律,“四美”“四要”“三原则”。美术创作要坚持“四要”:要有品格,要有学问,要有才情,要有思想。“四美”:抽象美,构成美,形式美,色彩美。“三原则”:第一:坚持生活的原态。第二:感受升华。第三:形式表现,通过手法和形式表现来最终表达。
 
陈益晶讲到:和大家谈谈我的创作经验。首先从石头开始,要先看准石头,看懂石头,了解它的色彩和造型,结合生活的原态去创作。构图时,要懂得主次关系,懂得留白,特别漂亮的石头应该保留天然的美感,“天然去雕琢,清水出芙蓉”,有缺憾的石头部分,我们去再加工再创作,使其产生更巧妙的趣味。要像国画这样,意境深远,格调古雅,主次有序,张弛有度。
 
高公博讲到:对石雕我是外行,我创作黄杨木雕53年了,浙江石雕有很强的生命力。今天来观展,我的感受就是:最打动我的作品是老作品,这些老物件体现了时间留存下来的浓厚故事和生活感受,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愿望。对作品的感悟,总结和提炼,我觉得我们可以多做这样的思考。浙江石雕内容超越局限,题材突破了历史,构思妙趣横生,风格形式独立,手法更为大胆,创意趋向高品味。建议创作的艺术不要重复过去,要创造未来。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定要超越自我,规划自我。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的探索未来。在我们张开传统技艺这张弓的时候,借鉴现代审美这根弦,把我们独到的艺术构思作为箭,将手艺发扬光大。
 
吴初伟讲到:我的艺术创作主题是东阳木雕,但我每次去青田都会去拜访倪东方大师和周金甫大师的工作室交流学习。我对这两位大师对手艺的精益求精和认真刻苦,虚怀若谷感到深深的钦佩。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对手艺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东阳的情况,把很多的知名大师集聚在一个特定的特色区域,并且将经济效益和艺术创作直接挂钩,这给艺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压力。我希望现在的手艺人更多的专注与自己的创作与提供,而不是一昧的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去创作。
 
单增讲到:我从美术教育的角度和艺术的高度上来思考专业美术和工艺美术两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和专业艺术院校相对接?我们中国美院也在做很多尝试和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符合工艺美术特殊性的展陈设计和数字化传播方式。第二,故事和短片影像成为数字化资源,从而整合成更大众化的媒介,以此来更有意义的向大众传播。第三,跨界联合,行业之间的跨界,把各种行业的对接,能够拓宽更大的广度。
 
宓风光讲到:人物或者动物雕刻时,常态,静态,动态,偶态。最高境界:心态。我通过学习速写去捕捉很多人和动物偶态,这种非常自然而生动的状态是雕刻中重要的灵感源泉。同时,我觉得雕刻和音乐也有共同之处,雕刻也是要讲究韵律的,要有起承转合,有序曲有高潮有冲突点。要能够传情达意,真正的刻画入心。
 
王恬,周金甫,陈小甫等也纷纷提到浙江石雕在创作上必须要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前人,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在当前的形势下,工艺美术的市场化趋势不可避免,但是手艺人还是要有对艺术不断的追求,要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创作和创造的空间,多举办展览和论坛,多交流多学习,不断进步。
 
针对有些地方政府对工艺美术领域加大产业化规划的做法,与会的专家和艺术家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工艺美术的市场化趋势不可避免,但石雕作为一种创意产品,政府在产业政策的指定和导向上要区别于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不能以规模、产值等数据指标硬性要求从事工艺美术品的个体或研究机构,要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创作和创造的空间,而不是给产业化的压力。
 
会上,大家对本次展出的浙江石雕作品表示了肯定,向在座的年轻石雕手工艺人分享了自己艺术创作中的宝贵经验,传经送宝。同时大家针对石雕文化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