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凌源,曾雄居世界舞台的中央;现代凌源,更是人文荟萃的土地;美丽凌源,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让城市更美丽、更文明,这是凌源人民不变的追求;2017年12月,多年的追求终于变为现实:凌源成功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在获得这一殊荣的路上,凝聚着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的心血,洒满凌源人民辛勤的汗水……
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创建合力
健全领导机制。把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看作是全面提高城市与人和谐发展水平的机遇,而不仅仅是一块牌子,为创城而创城,从这个高度出发,创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做得如此扎实、每一个脚步才如此坚实。为此,我市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相关政府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53个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制定和下发了《凌源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印发了《辽宁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城)》、《凌源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材料,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运行机制。
健全责任机制。围绕创建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建设民主公正法制环境、搭建公平诚信市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人文环境、打造优良社会文化环境、共建舒适便利生活环境、构建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优化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汇报,对创建工作中的重大活动亲自组织、亲自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健全督查和投入机制。在市创城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辽宁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城)》规定的内容,逐单位逐项内容进行督促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按照测评体系要求,每季度测评一次,通报测评结果;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纳入了市本级财政预算,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五区”联动发展提升城市功能
城市交通设施逐步完善。打通城市交通的瓶颈。几年来,新建了小北口城市公铁立交桥,启动建设了凌北公铁立交桥;鑫福大桥和希望大桥建成通车;2017年,改建凌源南大桥工程胜利竣工。以交通工程为纽带,实施“五区”联动工程,总长25公里的101线城区段改移工程完成一期基础性工程,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实施南出口改造工程,总投资1.49亿元;对市区主要大路,实施了升级改造工程,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三年来,全市升级改造市区道路12条。在农村,大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提级改造工程,三年实现全部大修一遍的目标,实现了村村通和部分乡村的组组通。2017年,全长49公里的省道“绥三线”改造工程成为辽宁省首个绿色公路示范工程。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年来,以改造老城为目标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入资金22亿元,新建永利广场、东城丽景、东方花园、世纪城、恒福家园等城市高档小区16个;小区物业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建城市广场16处;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投入使用;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30余座;在主要街道、社区和城乡结合部增设、更换垃圾箱600多个、果皮箱300多个,新建地埋式垃圾中转站12处,新购置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等环卫用车54辆。继续“两河”治理工程。大凌河城区段完成橡胶坝的安装和蓄水,总治理长度达到22公里;青龙河湿地公园工程总投资3700万元,实现了亭台楼榭的景观目标和还绿于民的生态目标。
高起点高标准绿化城市。街路两侧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完成城北街、天元广场、文化路等9处新建绿化工程,共新增绿地面积约11公顷;累计栽植绿化树木60.58万株。其中,2017年更换市府路行道树,栽植银杏470株;完成城北街、凌佐线绿地恢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0.88公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发展城市公交,将凌源通往小城子、乌兰白、宋杖子、万元店四个城郊的农村客运班线实施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管理,实现了城区、城郊公交全覆盖。
严格规范经营管理城市。成立了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早市经营区域和摊点规模实行定点划线经营,规范早市摊点1023个,对探头经营、乱停车辆、不按时闭市等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对市区便民市场规范各类摊点400余处,拆除各类临时棚68个;取缔占道摊点、露天灶和马路餐桌;坚持昼夜检查管理,使全市207户烧烤全部进入室内经营;以“日洗脸”的精神,大力整顿市容秩序,清理流动商贩,取缔校园周边摊点,清理沿街扯挂晾晒,清理沿街门窗字,规范建筑施工现场。
开展主题活动打造文明品牌
创建浓厚宣传氛围。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和参与率,充分利用市内外新闻媒体对创文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建设开通了凌源文明网、文明凌源公众号,在电视台和凌源市报设立“文明凌源”专栏。各级媒体累计刊发文明城市活动信息3200余条;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在路灯杆、交通护栏、宣传橱窗、LED灯、大型广告牌上宣传文明创建内容。
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按照中、省、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凌源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在全市交通要道、公共场所等地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制作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品4万余件,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街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促和谐、进农村促发展、进机关促服务、进企业促诚信、进学校促成长、进家庭促家风“六进六促”活动。
群众性创建遍地开花。连续3年制定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划,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窗口等文明创建活动。命名表彰81个凌源市级文明村镇(含社区),宋杖子镇被命名为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乡镇标兵,四官营子镇和万元店镇被命名为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乡镇,乌兰白镇十二官营子村和大王杖子乡小刘杖子村被命名为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村;持续开展“文明家园”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市有4个省级示范村,15个朝阳市级示范村;水务局、气象局、供电公司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市检察院等7个单位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全面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市14户家庭荣获朝阳市级文明家庭称号;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获省文明校园,实验高中等5所学校获朝阳市级文明校园称号,27所学校获凌源市级文明校园称号。
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每年春节期间在城乡公共场所投入公益广告和标语;连续多年于清明节期间发出“凌源市清明节文明祭祀、生态清明”倡议书,转变群众陈旧封建的思想观念,引领文明新风;组织开展“身边文明随手拍”活动,提高公民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新风,展示文明新貌。开展“文明好司机”评选活动,弘扬文明驾驶,安全行车新风尚;进行文明餐桌示范评选活动,2017年评选12家单位和16名个人;评选朝阳和凌源两级文明使者15人。
开展凌源好人评选活动。评选出吴国树等4名凌源好人命名奖和王树丰等4名凌源好人提名奖;推选刘艳杰为第五届朝阳市道德模范,辛伟道德模范提名,辛伟同时荣登中国好人榜8月榜候选人,于凤芝荣获全国第六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和2017辽宁省第七届道德模范称号。
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春暖辽宁·情满凌源”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并积极推荐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典型;凌北街道客车社区获得辽宁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马慧莲等3人获“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凌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等3家组织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我市“雷锋精神统领红色”等2个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凌北街道凌钢东社区等5个社区获“最佳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
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出台了《关于加强凌源市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确定青山小学等5所学校为朝阳市2017年乡村少年宫项目建设结对学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活动,下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读本,真正做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培育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典型,客车社区荣获第五届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宫宇荣获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省级文明城市的殊荣,圆了凌源人多年的梦想,但不是凌源人的最高愿望。如今,市委市政府更高地瞄准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正以一种大手笔的风度、以一种荡气回肠的气概书写自己的文明创建之歌。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文明、向上、诚信、开放的新凌源将如旭日初升,以她无限的魅力迎来四海商机、八方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