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北京新教育分享会| 何安然:重拾内心,找回自己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27 21:59:58

   大家好,这里是自立学堂微信公众号。我们以后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学习方法、心得感悟和成长中的故事。在这里,您将见证我们的成长,和我们一同提升,感受自立自强的精神!(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自立学堂)FFF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2018年1月底,自立学堂的部分同学分别在北京、山东、湖南、河南进行了演讲,分享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新教育中的收获与成长经历。以下是何安然同学在北京新教育分享会的分享内容。
 
  重拾内心,找回自己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重拾内心,找回自己”。
 
  在开始分享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新教育历程。我的家庭在2011年接触到了新教育,同一年我参加了今日学堂的夏令营并幸运的成为了正式学生。一年后我进入了明德女塾,直到一年半后离开。回家干了半年的农活后回到体制,2017年初重新回到新教育,先加入明心学堂,同年7月份加入自立女塾。估计大家看到了我的新教育历程会觉得比较坎坷,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可真是个怪胎,为什么反复折腾,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接下来的演讲会解答以上的疑问,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演讲与大家分享这几年来我遇到了哪些心性上的障碍,在破除固有模式的过程中,我又有怎样的收获。
 
  我会离开今日学堂,并不是因为个人、家庭对于新教育理念产生了怀疑,正相反,是因为父母对新教育的深度认可,在看到了我一副不愿意努力上进的状态后,一致认同不应让我继续浪费学堂资源,才接我回家进行心理行为调整。
 
  回顾在学堂最后的时光里,我被很多问题困扰着:沉不下心来做事,害怕突破,对物质有着极度强烈的渴望,总是想东想西,很关注外界的评价和看法,骄傲自大,缺乏诚敬心……
 
  总结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讨人嫌的青春期孩子。当时的我也觉得很疑惑:为什么我身上的坏毛病这么多?我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那么优秀呢?
 
  实际上,老师跟我沟通过很多次:这些问题皆是表象,是深层心理模式的行为表现。其实大家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找到一个共同点,则是:我无法专注于当下。问题的根源在于内心浮躁,总是在向外求,没有向内找。
 
  那个时候由于个人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我以为自己的内心是心脏,而向内找就是聆听心脏的跳动。当然这是玩笑话。其实主要是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并改变自己。所以接下来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去亲身经历和体验,去寻找答案。
 
  父母很清楚如我的生性浮躁,因此离开学堂后,刻意让我较少接触外界,通过专注做一件事的方式沉静我的内心。所以我去到了果园里种地。后来由于原生亲属反对和我对于枯燥生活的厌倦,几个月后我回到了体制。
 
  我在做什么呢?就是在相对容易掌握的学习内容和不太出类拔萃的学习环境中寻找良好的感觉,那种我渴望已久但是出于强者环境中无法体会的存在感。体验够了之后,我在自家学堂混了大半年,每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内心极度浮躁的我变得非常易怒,经常有些歇斯底里、无法控制的情绪。
 
  那时候我爸妈也感到非常头疼,估计他们很郁闷怎么生了个这么闹腾的女儿?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可能大家也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的我居然是那副模样。不瞒大家说,那时的我不仅情绪不稳定,还经常有意的避开有关于新教育的话题,因为我害怕看到以前的同学们那么优秀后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通过文字读我的经历也许没有任何内心的波澜,可是作为当事人的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走错了方向。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一点,但是由于内心的无明导致我不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所以在真相和谎言中选择了谎言。这才致使我做错了那么多事。
 
  到了17年初,也是我最想放弃自己的时刻,我去求助了导师,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她的一席话让我至今都感到很深刻,她说:“除了垃圾,你还为这个社会制造了什么?你的匮乏不仅让你自己受苦,还让你身边很多的人一起受苦。你今天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自己选择的。除了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并对所有爱你之人抱有感恩之外,你不应该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满。”
 
  这么久以来,我还在尝试着用厚重的壳包裹自己,防止别人看到最真实的我。当我重新直面自己的时候,也感到非常痛苦。这就好像把一个伤口的结痂处剥除一样难受。但是导师的帮助让我获得了一个真相: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于我的匮乏和恐惧。估计大家想说:等一下,这个逻辑有点跳跃!匮乏是什么?这和前面我提到的浮躁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明匮乏吧。两个孩子路过摆满糖果的超市。小孩A的口袋里有10颗,小孩B一颗也没有。那么,正常情况下哪个小孩被超市糖果吸引的可能性更大?估计此时此刻各位家长会自动的认为是小孩B,其实这个答案没错。但是真实的理由可能与大家思考的颇有不同。
 
  相信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小孩A不会被吸引,是因为口袋里面的糖还够吃,所以不会被吸引进超市买。实际上,小孩A不被吸引和诱惑的真实原因是他达到了“拥有10颗糖内心富足”的心理境界。因此他有或者没有都不要紧。
 
  更加准确来讲,内心的富足和持有物质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小孩A心有匮乏,就算口袋有100颗糖他也会觉得还不够。其实这就是小孩B的内心状态,也很好地解释了匮乏是什么。当他看到了超市的糖果后,首先感到渴望,接着认识到自己没有,匮乏感引申出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最后,他越匮乏就越渴望,越渴望也越匮乏,永久地停留在“我没有”的恐慌里。每路过一个超市的时候,他的欲望又再一次的被无限放大,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要去向哪里。
 
  我们不妨把匮乏理解为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内心黑洞。一个正常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是缺乏的,是不够的。因此,会刻意的追求所匮乏事物以此向自己和别人证明我是富足的。这是我们思维中出现的一种误区,我们认为只有拥有才叫富足,我拥有了几百万我的内心就是富足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内心富足不是拥有,而是不执著于拥有,即家里有没有几百万对我的生活学习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而匮乏和浮躁的关联在哪里呢?对于我来说,匮乏让我觉得自己是有缺陷和弱点的,当我得不到的时候,就把责任全部寄托在了周围的人身上,并认为“都是你们欠我的,你们理所应当还给我”。
 
  因此,得不到的时候内心就像只疯狗一样咆哮,自然做不到专注。是匮乏触发了这个机制。一直以来,我就是那个小孩B。导师的帮助让我清晰的看见了这个真相,也更加坚定地做了一个决定:我要重新回到新教育,只有这里的教育才能够帮助我改正问题。
 
  刚回来也不乏有挫败的时候。我对很多事物都感到非常陌生,许多事情我还不如新生的掌握的好。同学们都调侃我是不是回家住了三年山洞,隔绝了所有的信息来源,所以像个山顶洞人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但是,这一次我知道自己想要成长和提升了,所以别人的看法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当我再次面对几年前想要逃避的挑战时,不会感到特别心慌和害怕。而且我意外的注意到以前自己骄傲自大和没有诚敬心、易急躁的问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我很难听进别人给我的建议,但是现在我却能坦然地接受并且改变自己了。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的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并没有做什么,只是调节了生活中的关键词:从“别人、外界”回到了“自己”,从“匮乏变为了“感恩”。而在总结如何改进匮乏的时候,也时常陷入迷茫当中。
 
  第一,我做的还不够好,所以没有什么经验之谈;
 
  第二,匮乏是所有问题的源头,所以很难通过其表现形式设计出一个改进的计划或措施,比如没礼貌打两板子记住后不再犯了。而对待匮乏,这一招就不一定有效了。因此,改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还可能陷入一个误区,心想:哼,我一定要改掉匮乏这个坏毛病。以后我不说话不看手机电视隔绝一切外在源的输入,专注修炼。这也是很荒谬的一种思想——对抗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延续。当我们把匮乏当做一个“问题”来看的时候,就会以“我要解决你,我要消灭你”的心态面对它,反而适得其反,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后来,听了山长讲《六祖坛经》,再反观自己的经历,我才渐渐明白这三年的体验和现在的改变,都在揭示和启发我。虽然这个“礼物”的包装不太好看,却给我上了极为重要的一课:我们的所作所为都由当下这一刻的心住在了哪里主宰着。
 
  为什么重新回到新教育的我能够破除从前对于自我突破的恐惧,不再纠结于外界的看法?其实苦难还在,外界的看法也在,一切因内心浮躁而起的问题也都在。
 
  这就好像几年前我害怕摔跤时被摔在地上感受到的疼痛,几年后我突然不怕了,难道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的皮糙肉厚了?其实不是。那么,当困难还在的时候,是什么改变了?
 
  是我的内心发生了改变。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你要找到自己的心,要静心,要把自己的性子沉下来。可能只有少数人去仔细思考这其中的意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心呢?
 
  以下是我的思考和感触,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丝启发:心是我们人生的导航,是生活中的探测仪——它会告诉我们走哪条路,去往哪个方向,是它帮助我们辨别是非真假,好坏美丑。通俗一点,它就是我们的良心。
 
  而我们的良心一般被两种能量支配着,一种是爱和接纳,另外一种是怕和匮乏。这也是心之住所,它造就了个体行为的差异与不同。多数的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住在了怕和匮乏的屋檐下。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无法跨越困难,而是在当时的情境下无意识的选择了用害怕、恐惧来面对;只有少数人会时常觉察自己的内心。他们能够随时观察内心的动向,是什么在支配它迸发出某种思想。
 
  因此,当我们洞见匮乏而不与它站在一个战营里,去体会生活中还有多少事情值得感恩,我还能为身边的人多做些什么,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浮躁的心将会沉静许多。所以,我们要常常关照自己的内心,常问自己:当下的我住在了哪里?
 
  总结来讲:我们的行为受心理模式所掌控,而模式的养成取决于心灵在哪里常驻,经常与什么事物进行共振。
 
  我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的青春期学生正饱受着烦躁和苦恼的痛苦。当你们遇到了与我一样的问题时,无缘无故地感到急躁或是情绪,不要着急,也不要自暴自弃。仔细去寻找你的心灵卡点是什么,克服它们,这样你才能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完成你最想要体验的生活。
 
  我感到幸运的是,在自己遇到青春期问题的时候,我的父母找到了新教育,而且我得到了智慧导师的引导。感恩他们一直无私的给予我帮助。加入了自立女塾后,我更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这个环境中,我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的状态,向演讲稿中的理想状态更进一步。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句导师告诉我的话:“你的过去和未来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一刻,你准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心住在了哪里?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共勉。
 
  谢谢大家!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