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时刻,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谈新周期。所谓新周期,便是经济和社会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再次经历注定的繁荣和衰落。看来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动。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进入新周期呢?生活方式有没有被刷新?
吴晓波频道读书会一月的同读书目是这本《零工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引擎》,可以为我们刷新生活方式提供很好的建议。
这本书里,作者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概念赋予了丰富含义。一方面,零工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关系,鼓励人们走出固定的工业经济组织,灵活地且自主地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在工业体系之外变现;另一方面,零工经济超越经济本身,鼓励人们利用闲暇有规划地主动开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作者在本书中,先是提出了现在的职场出现了旷古未有的变局,后又提出了我们面对变局并利用变局过更好人生的一些建议。
零工经济时代来临。“我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将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子们将同时做六份工作。”作者指出了,在美国,仅一代人之前,大部分人还都希望成为全职员工,整个职业生涯不跳槽或仅跳一次槽,而今天的人们却很少可以沿着这种既定的职业阶梯向上爬。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渐进式晋升和可期望福利待遇的稳定工作就变得少得可怜。在20世纪20年代,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67年,但现在只有15年,短到我们无法渡过整个职业生涯。很多企业声称自己要做百年老店,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这么说,未来不属于任何当今的任何一个组织,当然也不属于我们现在的单位,但未来可以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把自己做成百年老店。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玩这场游戏,它都是真实存在的。零工经济思维已经扩展到中产阶级、白领的工作中,并逐渐融入科技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里。你想长期干下去,老板也会出于成本考虑而只短期雇佣你。“零工经济”新时代让我们告别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全日制学习、全职工作、退休)。
刷新职业理念。“安全感通常只是一种迷信,于大自然中难觅其踪影,古往今来的人们亦从未体验过它。躲避危难最终并不比从容面对更加安全。人生要么是一场果敢的冒险,要么就只是一场空。”零工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直视风险,彻底刷新职业理念。中产阶级可以模仿资产阶级的消费产品,却模仿不了资产阶级的冒险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百分之一百地承担风险并获得自由和收益。不久的未来,每隔几年就换一份工作会成为常态,能使我们保持竞争力得方法便是将整个职业生涯视为“永久的职业行为活动”,时刻保持毕业找工作时期的热情和紧迫感,不断掌握新技能,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扩大人脉,并且跟上当前市场需求的步伐。在今天,我们应当主动去掌握一套与日常工作不相关的技能。幸运的是,自学和掌握一门技能从未像现在一样容易和便宜。即使我们现在已经就业了,我们仍需认识新朋友,关注感兴趣的工作消息,寻找有趣的项目并时刻留心潜在的机会,时刻推销自己,不断思考自己在当前的角色中可以获得和学会哪些可以转移到下一份工作中去的技能。利用自己下班后的时间,有计划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打起零工,出租技能并磨练技能,把自己培养成斜杠青年,有能力“U盘化生存”,以至于最后依靠这份零工养活自己,结束全职或彻底转行。
用零工经济思维过好生活。这方面,作者提到了很多具体方法和贴士,大家可以自己去读。但有一点真的值得分享:学会经营闲暇。闲暇是我们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好闲暇,不仅可以提高自己,更能丰富既有的生活。老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于晚上下班后的几个小时的区别。老话还说:我们应当重视人生的宽度而非仅长度。但是,就美国的情况而言,人们平均每天有5~6小时的空闲时间,但其中的一半以上都被用来看电视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的闲暇其实更少,那么我们又把时间花在哪里了?据说光微信就花了平均近两个小时。生活枯燥乏味其实是一种很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正是一直在我们身边的灰犀牛,可以察觉却难以防范。举个例子,把一张50美元的钞票扔到壁炉里烧掉会让我们很痛苦,但是如果坐在那个壁炉前,在网上刷一个小时的小视频,我们并不会有上述那种痛苦。而一个小时和50块钱哪个重要呢?我们依靠本能是难以评判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没有时间去休息和开拓自己的生命边疆,而每当自己终于可以休息一天的时候,又大概率地将时间交给了我们养的蛙或者追的剧。就拿最近很火的佛系养蛙来说,我们真的只想看青蛙去旅游吗?不想自己去吗?其实不是的,主要还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懒,而破除这种消极的法门正是零工经济思维。将自己的to do list转化为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执行的小零工。拿旅游来说,现在就开始学习dreamland的当地语言,买来LP自己研究一下,开一个专用账户筹款,计划好未来一年的想请的假等等。零工经济可以丰富生活,这里的零工不一定是变现的劳动过程,可以是做公益,也可以是读书写作分享,这些都可以提升见识,拓展人脉。
零工经济为我们展现的新周期是技能本身的价值发现、人的多方面解放以及组织的消亡,可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瞥见的共产主义的影子。零工经济的江湖,不问你师出何门,只问你武功行不行,我们都要加油了。
责编: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