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贷款,到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贷款,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酝酿向上游渗透,以覆盖整个产业链。
伴随中国车市不断增长,汽车金融也得以迅猛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已从十年前的不足百亿元发展至超过两千亿元。据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的资产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
上汽集团财务总监谷峰近日表示,在车企不断攀升的销量目标与逐渐放缓的车市增速共同作用下,经销商的盈利压力开始凸显,而汽车金融将作为撬动消费端以及缓 解经销商资金压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零售消费信贷以及经销商库存融资两方面,未来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对于资金的需求将逐步攀 升,而行业健康发展也需要建立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因此,未来汽车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还需要向全产业链扩展。
产业与金融结合度上升
在车市增速从过去动辄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增长的背景下,车企销售预期却依然高涨。
据业内预计,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有可能突破3000万辆,在这一销量预期支撑下,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在逐年调高销量目标,并同步扩张网络。
在此背后,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开始凸显。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仅有三成经销商盈利,而在5年前,盈利的经销商占比近九成。
“厂商扩张,车市增速放缓,竞争更为激烈,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度将会不断上升。”谷峰认为。这一结合主要集中为两方面业务,在消费端提供零售消费信贷,在企业端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融资。
就消费端而言,伴随80后一代成为车市消费主力军,汽车金融已发展为撬动汽车销售端的重要杠杆。
“目前在我们店,汽车金融贷款购车占比已经超过三成。”华东地区一位东风日产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金融信贷的推出降低了消费门槛,并且大部分时候,厂商还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这对销量的拉动作用较大。
此外,在企业端,库存融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一位合资企业经销商人士向记者介绍,除了传统银行之外,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 更受欢迎,“汽车金融公司审批更快,并且厂商一般会提供一个月左右的免息期,因此经销商普遍会选择汽车金融公司进行融资。”
作为汽车行业的代表性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近两年快速扩张。《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由 2005年的60亿元发展到2600亿元,除宝马、福特、大众等外资品牌外,奇瑞、比亚迪、江淮等自主品牌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金融公司。
金融业务向上游企业拓展
“从汽车金融角度来讲,这两年我们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关注的焦点从过去传统的金融业务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谷峰指出,全产业链也包括对于上游供应商的金融支持。
据他介绍,从供应商资金流来看,层级越低的供应商资金压力越大。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是整车厂的两倍,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出整车厂一个半月左右。
一家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称,比如一家汽车厂商对一级供应商的回款周期是在交货后3个月内,二级供应商以及再下一级供应商的回款周 期则会更长,而另一方面,整车厂业务订单量上升,又会推升供应商的供货量,倒逼供应商提高产能,在回款尚未收回的背景下,供应商只能自己先承担这部分生产 成本。
“相较于一级供应商,二三级供应商大多为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话语权不强,但对资金的需求却更为强烈。”一位汽车厂商的金融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向银行贷款,但如果企业回款周期变长,资产负债率增高,会影响银行对其贷款的审批通过率。
“相较而言,汽车金融公司审批更快,并且对产业链的熟悉度更高,如果能放开他们对于供应商的融资渠道,或将有利于产业链的安全发展。”上述汽车厂商金融公 司人士分析指出,在银行面前,这部分供应商只是一个单纯的企业,银行会按部就班地进行审批,不过在汽车金融公司看来,这部分企业也是供应链上的一环,汽车 金融公司可以根据厂商的业务订单量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倒推出企业的贷款风险。
据了解,2014年,包括上汽集团下属金融机构上汽财务公司在内,全国已有五家试点产业链金融的财务公司。不过对于大部分汽车金融公司而言,业务范围仍然局限于库存融资和消费信贷两方面。
“因为与银行职能分工不同,汽车金融公司存在可挖掘的机会。”谷峰认为,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我国的金融机构或许也可进行专项发展,比如专注于汽车产业,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全产业链。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