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世园会迎来了盛大的节日——中国馆日。
“选在端午节前一天举办中国馆日,我们有着特别的考虑——就是要让这座承载着传统建造艺术、5000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园艺馆,同传统的文化节日一起向世界展示‘生生不息,锦绣中华’。”世园局副局长、中国馆馆长叶大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座中国馆就是一部中国园艺文化史”。
截至6月5日,世园会累计接待游客189.47万人次,其中参观中国馆的游客达143.4万人次,中国馆成为本届世园会国内外游客最喜爱的场馆。
将传统之美进行现代诠释
“如锦绣,青山绿水,梯田花海;若如意,斗拱金瓦,温润环抱……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中国馆置身于山水之间,汇聚着中华园艺的精华,述说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叶大华介绍,由著名设计师崔愷设计的中国馆,顶部以农民“盖窝棚”的做法为原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人字支撑,平面设计为半月形,中间一口水井,四水归堂体现出园艺由农耕发展而来,并传承先民田园文化的价值观。
125根主桁梁、5400根小横杆、2184根拉杆以及696根水平支撑杆的中国馆,“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诗经·小雅·斯干》),宏大却不失灵巧;排瓦为顶,构木为架……厚重而不笨拙。4510块玻璃“织成”一件华美外衣,在阳光下光华夺目。
融入光伏发电技术的仿陶瓷金色瓦顶,如故宫琉璃瓦一样绚烂,将中国传统屋顶的造型之美进行了现代诠释。
被人们称为“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的中国馆,在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始终。中国馆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
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可进入地下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植物的滴灌、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
引入地道风技术,在夏季进行空气冷却、冬季利用浅层土壤的蓄热能力进行空气加热,空调开启时间大幅缩短,有效降低能耗。
馆内东、西序厅采用了大量的隔扇和生态墙,进一步体现了对绿色的概念的追求。
匠心独运,每一处细微之处都从游客的需求出发。5月31日,馆前排队区域专门加装了绿色薄膜,形成防晒遮阴的绿色通道,在炎热的夏季为游客送来一丝凉意。
中国园艺历史文化的缩影
走进总展览面积为15000平方米的中国馆,从西序厅进入,穿过华北片区,来到二楼东北片区,漫步中间连廊,赏器具、古典制作,看非遗插花,再浏览西南、华南片区,参观高校园艺科研成果,进而转入地下一层的中华生态文化区,“天地人和”“四时景和”“山水和鸣”“春江风和”“祥和逸居”“和而共生”六大主题依次展开。
流线式展览设计,顺畅地将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展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串连在一起。一座中国馆,将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成为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之美、讲述中国园艺历史文化的绿色窗口。
从地下一层来到馆外,站在取“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意境的观色台上,看远山,观近水,感受世园之美,融入天人合一。一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梯田两侧古朴蜿蜒的石笼墙,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含蓄表达。叶大华说,建设在延庆区境内的世园会园区,自然也会在设计中考虑到延庆的特点,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当属长城。石笼墙的体量达到5000立方米,由约10万块形态各异的石块构成,将它也设计成曲线,正是在用抽象的方法来展示蜿蜒的长城。
序厅中的“生态墙”,“四时景和”中的《千里江山图》,“和而共生”中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形象展示出“绿水青山的中华大地”和“生生不息的锦绣中华”。叶大华介绍,“生态墙”所要展示的正是整个世园会建设中最核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它以浙江省安吉县润山村山水风光为蓝本,利用毛竹篾片的可弯曲性,勾勒出层叠的崇山峻岭,采用微有起伏的苍翠苔藓填充植物,又辅以蓝色系列的多肉植物构成了天空与湖泊,向全世界游客展示了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绿色中国。
从鲁家村到塞罕坝,从长城到长白山……“一张蓝图绘到底,似锦图绘展万千”。在大型折屏连接的动态“蓝图”中上,12处中国当代生态文明保护和建设的典范,展现种子孕育萌生、江河川流不息,自然的律动,和而共生。
叶大华介绍,中国馆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会后利用的各种可能性,灵活的大空间便于改造利用。世园会闭幕后,中国馆将成为“北京花展”主展馆,举办生态文明高端论坛。屋盖下方空间采光充足,可举办园艺创意工坊,传播园艺文化。
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盛宴
在展馆二层有屈原故乡的湖北展区;在珍稀植物展区能找到民间端午节悬于门上的艾草……叶大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需要载体,由此,我们精心挑选了6月6日作为“中国馆日”。一场精致的演出活动,拉开端午节世园会活动的序幕,也为游客奉献一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盛宴。
今天及未来三天的端午小长假,园区内将安排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传递浓浓的中国传统味道,表达以园艺为媒介、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地球家园的美好愿望。
本报记者龙露安然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