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的争议,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现在,这种“二元对立”的阴影还笼罩着我们——网络“文学”似乎一直还没有获得“文学”的合“法”位置。至少在大多数非网文界的人看来,它“是”或“不是”文学,仍然是存疑的。这种争论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争论的实质是话语权之争
从出版数量、影视改编、畅销品种等各种数据来看,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社会和公众接受与认同的事实“文学”。在争论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容易用传统经典名著,或者当代名家名作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文学当下的成绩和成就——却没有想到:这个标准如果用来衡量当下“传统文学”阵营,它们的成绩和成就又如何?其次,最关键的是,忽略了“时空的错位”问题,比如,当代名家名作和网络文学经典/流行作品之间,并不只是“空间上”的衡量和比照,也有一个“时间上”的传承和变革。历史成就未来,对未来最好的预测——其实是:创造它。最关键的是,这种争议的本质是什么?是“话语权”之争——谁掌握文化领导权?这不但发生在作家作品层面,同样,也发生在评论评价层面。
客观地说,这其实是一种世代迁移、新陈代谢的正常过程——无非也是一个“熬”到老的过程:每一代人都终将老去,将位置留给下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说得好听点,是桥梁;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过渡者。我们在传统评论里,是末尾之梢;在网文界评论者,也是边缘进入者……而且,这两种说法,都还有点自我抬举的味道。在传统创作/评论机制体制里的“新生代”们,已经进场,在场,身在网中央,跟土著评论者开始融合。身兼两个体系之长,融通两个体制之短,当他们真正成长起来时,新的文艺评论/评价、评奖/评选体系,将会随之全面崛起。他们才是真正拥有下一个文学时代的话语权的人,掌握未来文化领导权的人。
网文改造了受众审美趣味
在“网”中写作,改变了写作方式,也改变人的创作心态,甚至改变了人本身——从物变,到作品之变,到最后是“人变”:自我观、哲学观、时空观念、第二人生、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一系列“元理论”概念的解构与重构,我们不仅从平面阅读时代进入崭新的屏阅读时代,网络文学形成了全新的“新文化/文学生产机制”;而且,这种“屏”机制还在不断“自我变革”(裂变、聚变与核变),让网文的现在和未来充满活力的变数。
网文经过十五年的“改造”,已经使很多人开始具有“网文思维”。它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便是:网文的兴起,改变了阅读者的口味;当受众的审美趣味,被网文改造之后,那种“传统文学的写法”,还能有市场吗?
经过十多年网络文学史的发展,每一种类型从无到有从发展到成熟、从不断细分细化出各种子类型,以满足读者诸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以及不断分化和细分的新需求,读者的阅读心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改造。
当他们面对某种类型的作家作品时,那个超越于每一个故事本身的、作者和读者都熟知的数据库系统会自动启动,帮助他们来解读、解构和重构这部作品的所有故事和细节——这就是“脑补”。
如果你的类型网文,不能满足这样类型元素的阅读预期和脑补之需求,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粉丝会逼宫!它将倒逼网文甚至是文学的创作:“一旦你认识到读者是你最好的合作者,他们的记忆和经验会对你的简图进行最后的润色,你就开始掌握这个技巧,能从一个场面中选择最适合你需要的那个部分。”
正视网络文学及其批评建构
在互联网时代,新“文学/文化生产者”掌握的话语权,在与草根受众和文学/文化创作者接轨时,却与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脱轨。这导致了整个传统文学/文化机制和新文学/文化生产机制两种体系的冲撞——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实际上导致了传统文学评论来分析网络文学文本的尴尬。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向前追溯,让网络文学作品“重归”当代文学谱系,要让大学文学理论批评体系重新考量网络文学评论,正视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的建构——不但要培养同网络文学一起成长的“网络文学评论者”,还要重建“文学/文化生产机制”链接的桥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新寻找“失落的话语权”。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