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词,所指甚广,某一方面有专长,值得学习之人皆可称为“老师”。但“老师”还有一特指——“教师”。可能是职业的缘故,我对“老师”一词十分敏感,所以不轻易称人“老师”。能让我发自内心地称其为“老师”的,往往是具有双重意义的老师,比如孟会祥老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襄城师范求学。师范生必修课是“说好普通话,练好三笔字”,“三笔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孟会祥老师当时任我班的书法课,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们柳体楷书。记忆中的孟老师清瘦俊朗,为人谦和,颇具儒雅风度。虽然我上初中时就有人说我字写得不赖,但真正接触书法还是上师范后。现在想来,孟老师应该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记得一次书法课上,孟老师看到我的字后说:“你写得不错,上我的书法兴趣班吧!”。这句话给我了不少自信,练字的兴致就更高了。依稀记得,我还获得过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二等奖。惭愧的是,参加工作后,兴致来了,胡练一通;事务一忙,就此搁笔。犹如“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学校德育。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在书法上终无多大长进,辜负了孟老师的一番好意。
我们离开襄师不久,听说孟老师也调省城工作。大约一年前,我在网上发现了孟老师的博客,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所言极是。孟老师别署“竹堂”。“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君子的象征,同时也是“民族气节”“虚怀若谷”的代言词。孟老师博客以文人雅事为主,间或论及国事,字时行间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意味。偶尔抽空去孟老师博客转悠一圈,实为一种享受。老师也偶尔回看几次,留言充满着关切与期望。
今年暑假,我一直忙于拙作《考场作文高分利器》的再版修订工作。待定稿前,我还想与往年一样请几位名家题词,于是就想到了孟会祥老师。孟老师现任《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书法导报》有“书法界的《人民日报》”之美誉。依孟老师在当今书坛的地位,他是不会轻易题字的。但我想起当年孟老师的平易近人,想老师会念及师生之谊,便斗胆向孟老师提出请求。孟老师马上发来一纸条:“帅锋,祝贺新作出版。请将应题内容及详细地址发来,我尽快写”。他还细心嘱托作品要“托一下再照”。九月十日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不少学生发来的短信及贺卡祝福,但最令我感动的是老师孟会祥先生寄到的题词。
孟会祥老师为《考场作文高分利器》题词
孟老师在题词中先引述陶渊明、苏东坡两位大家对写作的高见,进而提出“作文须发心声而出之自然也”的期望。这是老师对我的期望,也是对《考场作文高分利器》十几万读者的期望!
与题词一同寄来的是孟老师的两本著作,一本是《笔法琐谈》,一本是《竹堂笔记》。这二本书我是一看再看,觉得获益匪浅。老师就是老师,厉害!书以用笔为上,笔法历来玄妙,老师却知难而上。其《笔法琐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其是探讨严肃的学术问题时偶尔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令人捧腹,既而大悟,可谓亦庄亦谐,大道至简。至于《竹堂笔记》,先不说内容,仅老师的毅力就令我等佩服。笔记包罗万象,当然是三句不离本行,书坛文坛之事最多。读完笔记,不得不佩服孟老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近乎纯文言的行文方式,旁征博引、纵横千里的本领,还有敢言直言的气魄。笔记中穿插有老师的书法作品,作品与笔记交相辉映,文人风骨尽显。清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读罢《竹堂笔记》,更印证了此话的正确。孟老师在《笔记》的结尾写到:“从头到尾看完此书者,我向他鞠一躬。”其实,真正该鞠躬的是读者。
我平日也没少写文章,但今天越写越觉得心里发虚。大抵我还有点自知之明,自知不可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幸亏有老师那句“作文须发心声而出之自然也”撑腰,我才斗胆行文至此,虽不能全面表达出我对老师的敬意,但也只好就此打住。
(责任编辑:秦素)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