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始于唐盛于宋,金元时期断续烧制。
经过靖康之变,由于北方地区战火连绵,灾祸不断,北方工匠纷纷南逃,从此钧瓷技术播火全国,江苏宜兴的宜钧、广东佛山的广钧、景德镇的炉钧相继出现。明清时代的釉里红、宝石红、霁红、郎窑红等诸多窑变花釉,都是在钧窑铜红釉的基础上和影响下相继烧制成功的。
明代时期的钧瓷釉色较薄,多为淡青、淡蓝、豇豆红色,胎质多为褐灰色,且较少烧制。 大明万历三年,明神宗朱羽钧因避讳,改钧州为禹州,并勒令停止钧瓷生产,自此钧瓷停烧。
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经济一度繁荣,南方瓷业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景德镇一度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雍正时期,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仿烧钧窑器。当时的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曾赴禹州走访钧窑,寻求钧瓷烧制技术,百感叹息,作诗曰:‘玫瑰翡翠倘流传,搜物探宝寻故老。’可见当时神垕钧窑已很稀少。
清代前期,景德镇烧制的仿钧,由于胎质细腻,吸附性较差,釉色较薄且较单调,缺乏厚重的层次之感,且缺少灵动变幻的自然之美,为了追仿宋钧的美妙神韵,匠师们采用人为的窑变手法施釉,利用小窑炉烧制,后人们称为‘炉钧’。
由于地域的差异,此时的炉钧与以前河南的钧瓷有较大差异。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珍藏着一件清代炉钧珍品铺耳尊,就是当时的经典之作。
清光绪五年,神垕民间艺人卢天福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购宋钧的诱引,立志恢复烧制钧瓷,他们跋山涉水、开山寻料,用南山的石头,北山的土,东山的色石,西山的坩子,日以继夜的反复试烧,经过无数瓷的实验终于烧制出了仿宋钧孔雀绿和碧绿相间的“雨过天晴器”。进而采用风箱小窑炉烧制出了飞红、抹红、大窑蓝等精品。又由于卢氏工艺采用小窑炉烧制,故称‘炉钧’又因出自卢氏,也称‘卢瓷’。其精上制品,五彩斑斓,玉润晶莹,可与宋钧媲美。其中仿宋折沿盘、乳钉罐精品,曾被大英博物馆当做“宋钧”收藏。
“卢瓷”采用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成分,并以串烟乌火的方法,用小窑炉烧制,器型传统,多为盘、碗、炉、洗、尊等,釉色多为天青、大窑蓝蓝、朱砂红、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等釉色。制作工艺全部采用手拉坯制作。
“卢瓷”至今都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