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建:用“爱”行走在艺术路上UUU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日前,山东省菏泽市画家王培建以菏泽的人文景观为依托,绘制出了25米长的菏泽版“清明上河图”,整个画面林海遮天、鲜花扑面、国色天香、沁人心田。画卷刚一公布,便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各大展馆竞相表示收藏……
深爱家乡这方热土
“我深爱着我的家乡人民,更深爱着这一方热土。”在王培建的画室里,他向记者介绍了创作画卷的初衷:“游历过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愈发觉得家乡的‘林海花园’更美。以往都是歌颂别处的山山水水,何不宣传一下自家的美丽风光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菏泽人,对菏泽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肯定是了然于心的,但如何以艺术形式将家乡的美更好的呈现出来?”有了创作想法之后,王培建便开始着手绘制。“以人民路为轴线,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在筛选出天香公园、彩虹桥、冀鲁豫纪念馆、大剧院、赵王河公园、曹州牡丹园、林展馆等菏泽地标性建筑后,王培建又特意将气势磅礴的黄河放在了画卷的结尾处,以表达对其蕴育这一方沃土的感恩之情。画卷以“林海花园牡丹城”为题,长25米,宽0.7米,唯美国韵,恢弘动人,充分展示了我市的美丽风光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新亮点。
据了解,王培建将于近日着手下卷的创作,并将逐步根据各个县区的人文古迹、经济发展特色等创作出县域版的“清明上河图”。等全部画卷完成后,将作为合辑捐献出来。
挚爱绘画这门艺术
“在艺术的海洋里,我太渺小了,真想一直‘浸泡’在艺术的海洋里,直到‘喝足’水……”虽然王培建已年过花甲,但始终还把自己当做一名“学徒”,在游历各地不断汲取营养。
“小时候接受的只能是启蒙教育,关键在于长大后的自我修行。”王培建用“不断学习”概括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在1974年的广交会上,王培建的“小猫彩蛋”订出6万个,为原菏泽市工艺美术厂创造了丰厚的利润。隔年,他便被企业录取,做起了彩蛋专职画师。“厂里不断请专家授课,送我们去外地进修,成就了我们一代人的艺术事业……”王培建一直对美术厂的培养念念不忘。2000年,他自费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还进修了生物和音乐。2002年毕业后,主要在北京作画,同时往返于全国各大展览书画活动。
“16岁专业作画,25岁成为原菏泽市工艺美术厂专职画师,49岁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58岁为故宫博物院修画、修复瓷器……”王培建轻描淡写的介绍着他的艺术之路。“我从不在意自己年龄有多大,只想珍惜眼前的机会,多学一些东西。”
观王培建的中国画作,不论是他的鸿篇巨制,还是他笔简意赅的斗方小品,如梅兰竹菊及奇花异草,都令人眼前一亮。一幅幅作品各具气韵,各具风神,随心所欲之中不失法度,朴素无华之中蕴含着诗情。画由心书,境由心造,中得心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不张扬着艺术家个性的自由与其心灵的独白。
在王培建的国画里,不论是他笔下的山水、人物,还是他描绘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无不流露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欣赏,意象的感受与抒发!淋漓尽致的笔墨中,尽显一位性情豪放、豁达乐观和文人内心世界的恬淡虚无与洒脱自如。他赋予了画作新的生命与灵感,富有勃勃生机与意气风发,高雅超俗,精妙入神。
博爱公益这一事业
“实实在在做些事,用行动回馈社会。”王培建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理想。
除了作画,王培建还擅长小提琴和生物标本制作。多年来,好多人慕名而来,或学作画、或学小提琴。2003年,邻居家的孩子刘丹拜师学琴,王培建倾囊相授,几年后,刘丹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小有成就。2004年,王培建为牡丹区一学校去天津买回16把小提琴,并免费为学生授课两年。此外,王培建精心设计制造了生物纤维玻片、生物标本、生物解剖模型、整体宏观标本,累计1000余件,为我国教学仪器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王培建向前来学习的省内外学者免费传授制作技巧,并向菏泽的各级院校免费提供标本、仪器。多年来,王培建不图名、不图利,一直用行动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多年来,奔波于各地,王培建从“不差钱”。见好事就做,做了好事也不愿留名。在记者的一再请求下,他才说了这么一件事:“汶川地震的时候,家里商量捐八千,我说‘八千和一万差不多,还是捐一万吧’。”像这样的好事,做了多少,他也不记得。(记者郭卫东 郜玉华 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