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引导青年学生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担负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时代重任。7月23日至26日,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字赋能乡村兴,稻菽满仓安民心”赴东营盐碱地社会实践团,在理信学院团委书记姜程,辅导员孙源、徐蕾、郭传超的带领下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开展实践活动。
数字绘青田: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参观学习
为通过深入基层进行体验与学习,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7月24日,实践团在河口区团区委书记车纯凤的带领下,前往六合街道崇文社区、河安社区、御园社区和何辉社区,参观了各社区的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社区文化等社区建设,并为社区小课堂里的小朋友们讲解习题,提供学习上的帮助。随后,实践团观摩了黄河口烙画、剪纸、面塑、花馍等黄河流域的特色文化,前往老钻井记忆馆进行参观,了解钻井技术的演进和钻井工人的工作场景,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领会钻井行业的重要性和艰辛历程。
7月25日,实践团来到河口区参观河口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内的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平台与河口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近距离感受了河口区在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创新与成果。作为东营市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数智碳谷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内,设有河口好品、日韩、俄罗斯、轻奢体验馆,涵盖了20余个国家、70多个品类的千余种商品。电商产业园的繁荣景象,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互联网这一发展机遇对河口区的重要性,领会了电商产业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并表示,这些优质商品不仅实现了购物全球化、便捷化,也为河口区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田野实践营:“自讨苦吃”深入探索盐碱地水稻生长特征
盐碱地水稻的种植在东营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实施,盐碱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智慧农业体系的工作情况,体会物联网系统、大数据等“新农技”给盐碱地区带来的变化,7月26日,实践团冒雨前往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盐碱地水稻种植基地开展实践调研。负责人介绍到,利用引进耐盐碱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建立智能虫害监测系统等措施,不仅提高了盐碱地水稻的种植效益,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实践团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的引进与推广对提高了盐碱地水稻的种植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性。
随后,实践团前往垦利区永安镇,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沿着黄河遇见海”为主题的盐碱地水稻稻田画不同颜色的水稻形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实现了土地的改良利用,通过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展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红色足迹:追寻先辈的峥嵘历程
7月25日,实践团前往河口区东方红党性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讲解员的热情带领和讲解下,老师和学生们聆听了胡耀邦在孤岛植树造林、徐世友驻军孤岛、刘少奇女儿刘平平在孤岛成长经历以及油田工人发扬“王进喜奉献精神”等感人至深的事迹。感受孤岛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和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英雄气概,深刻体会革命先辈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危险面前不退缩、诱惑面前不动摇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
宣讲惠民生:开展数字加码农业的宣传工作
经过对东营盐碱地基本情况的了解,体会科技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展信息技术宣讲活动,不仅有助于当地居民了解现代农业的最新动态,还能帮助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储备人才。
随后便前往河口区六合街道社区开展信息小课堂。实践团成员通过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给社区儿童,激发他们对大数据、物联网等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现代新农业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信息小课堂结束后,实践团走上街头,将东营为实现使盐碱地高校种植水稻的成功经历与相关的“粮食安全”国家政策向当地居民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农业智慧化真正的普及到乡村,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业现代化。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对智慧农业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代农业科技事业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带回校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