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月中寻桂子”,你们可寻到了属于你的桂子么?“郡亭枕上看潮头”,你们拼搏的模样成了此时此刻杭州潮涌最澎湃的样子,余下心意,问一声“何日更重游”?
金桂相迎,金桂赠别。今天,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圆满落下帷幕,当金桂花瓣再次在杭州奥体中心漫天飘飞之时,便是到了用力拥抱、珍重道别的时刻,“乘梦飞,再相约”。
“山寺月中寻桂子”
一把“西湖绸伞”,铺陈中国式的浪漫。
舞台上,一位听障女孩行走在西湖水面上,执伞相送,激起无数荷花花瓣与水飞旋,“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是唯美舞步,也是离情缱绻。
此时,地面影像呈现的西湖碧水之上,绸伞与莲叶在呼吸间幻化,是离散时,却心相连,恰如“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伞,晴时遮阳,阴时避雨。虽不是时时必备的东西,但它总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总撰稿人吕媛说,这恰恰像亚残运会展现出来的“残健共融”。
听,这是盲人足球引导员叫喊声,球员们“听声辩位”,完成传球、射门等一系列动作;
听,这是跳远场地上教练的掌声,运动员通过掌声判断方向,随着掌声节奏的变化,奋力一跳;
听,这是风的声音,一条10公分的牵引绳将领跑员与运动员紧紧连在了一起,步频一致冲向终点。
……
当残疾人运动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时,总有一群人健全人在台下默默守护。盲人领跑员陈圣明说,“从不后悔放弃自己的职业运动员身份,领跑员与残疾人运动员可以互相成就。”
伞开伞合间,百名舞者手中的绸伞在夜色中灿然点亮,如金线勾勒这惜别的画卷——梦向天涯须记认,红罗伞下绿罗裙。
“郡亭枕上看潮头”
忽然间,现场茶香四溢!“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清茶敬远行,怎少的了一杯西湖龙井,犹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取最好的水、烹最香的茶、敬最好的朋友。
插花、挂画、焚香、点茶,宋时四雅陈列舞台之中,尽情展现宋人的风雅,听山水话离情,长相忆、不相忘,当笛音划破静谧,古琴震颤心弦,恰离别时,赛场上一幕幕自强不息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
看,射箭赛场上,年仅16岁的印度无臂女孩,拉凯什·库马尔和西塔尔·黛维,用脚与嘴巴搭弓射箭,获得金牌。
看,陈子沫一人走上百米赛道,这一次与奖牌无关 ,而是自我的较量。最终,陈子沫做到了,刷新亚残运会该项目的纪录。
看,自行车赛场上,当获得金牌时,李樟煜说,“这里!我家!我玩命地坚持!”当为掩护队员取得第四名时,他又一连说了4个“不会存在遗憾”,并指了指胸口的国旗说,“都是中国队,不遗憾!”
……
“我见过你最非凡的模样,用一万个日常,搏一刻热泪盈眶,那一定很难,也一定很酷,让拼搏和奔跑,带你去乘风破浪。”这一切,不正是对歌曲《登场》最好的诠释么。
清茶敬远行,是敬君子、敬英雄,亦是敬知己、敬长情,星夜之下,茶台之上看似的不经意,却表达了这座城市内心深处朦胧的在意。
“何日更重游”
“玉鸟展翅高飞,向着“潮涌”火炬飞去,它的飞行撩动晚风,轻轻地吹拂跃动的火焰,是告别的时刻了——亚残运会火炬缓缓熄灭,此刻,我们不想说再见,我们,一定会再相逢。”
夜空之下,“中华第一舟”载着听障儿童和健全儿童从8000年前驶向“潮涌”主火炬,盲人讲电影的义务讲解员杜诚诚用生动的语言,向视障朋友讲解亚残运火炬熄灭的方式。
这是前所未有的熄火方式,这也是亚残运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没有一丝技巧,只有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关爱温度。来杭州观看比赛,为队友加油的原国家轮椅篮球队员许航点赞杭州无障碍环境说:“只要我想去的地方,轮椅都能进得去。”。
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厚度。了解持续10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后,马尔代夫残奥委会主席艾莎·拿撒感慨道:“西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本,杭州的环保理念值得世界学习”
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科技广度。当阿富汗轮椅篮球运动员借助高科技,13年来第一次站起来,他兴奋地对周围人开玩笑,“站起来感觉你们都好矮。”
杭州奥体中心再次下起了“桂花雨”,到了金桂赠别时刻。情志涤荡,送君千里,君要远行,请记中国深情——甘醇隽永。
最忆是杭州,哪怕内心纵有千言万语,却欲语还休,言之未尽。这,是壮阔的告别,这,是为了重逢的告别。杭州,兑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承诺。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