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与“海”之间,一个个大手笔先进制造业项目相继落子。2023年山区26县共有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301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9.9亿元,1月至6月完成投资166.2亿元,完成率59.3%。
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是山区26县补齐制造业短板的重要契机。当前,浙江正在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基地不单指杭甬温等大城市,而是全省一盘棋建设的基地。
可喜的是,山区26县发力制造业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的路径。根据2022年浙江省经信厅公布的《关于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山区26县应“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和环境质量优的绿色产业,形成山区生态经济新的增长点”。
山区县能否抓住机遇迎头赶上?近日,记者走进部分山区县调研。
后来居上
山区26县,一道最新的风景线是先进制造业。
在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永安溪畔,成片的制造基地拔地而起。这里是台州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所在地,这一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是近年来台州市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之一,占地1500亩。从去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投产,正开足马力生产刀片电池。
这是目前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基地中最先进的生产线。走进其电池生产车间,透过透明的玻璃罩,只见车间内的生产加工中心正在不停地运转,一片片电池从一道工序有序流转到下一道,经过封装、注入电解液后,它们将很快被装入热销的比亚迪宋Plus、比亚迪汉等新能源车型。未来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过200亿元。相比于仙居目前年200亿元工业产值的体量,这个项目全面投产意味着再造一个“工业仙居”。
瞄准先进制造业,瞄准头部链主企业,浙江山区26县铆足了劲,千方百计将先进制造环节留在本地,补齐本地制造业发展短板。
“事实上,正是看到了链主企业产能布局需求和26县承接先进制造业优势,近年来省经信厅组织省内外头部链主企业积极布局26县,开展产业链山海协作。发展先进制造业,山区26县可以后来居上。”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链接先进制造,部分山区26县有着明显的特色产业优势,比如仙居医疗器械、龙泉汽车零配件、永嘉泵阀、缙云锯床等。这些长期形成的产业优势,使得它们有能力承接头部链主企业的产业转移。
今年8月8日,吉利汽车集团与龙泉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换电项目及汽车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等三项投资落户龙泉。“吉利项目落户龙泉,既是战略决策,也是最佳选择。”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如此评价。
吉利的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目前,龙泉集聚了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企业200多家,涵盖新能源汽车PTC总成、空调压缩机等200多种汽车空调零部件,龙泉热管理产业基地是国内行业领域最齐全的产业基地。“龙泉的产业基地优势很明显,企业分工非常明确,很多企业能够把零部件做到极致,膨胀阀、PTC、压缩机、管路、消音器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国家级实验中心副主任、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熊树生说。
此外,山区26县还有不少特色资源优势,足以吸引头部链主企业。近期正泰集团投资百亿元,在平阳县投资了海上光伏项目。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总规划面积2万亩,将充分利用平阳宋埠—西湾海岸带2万亩海域资源发展绿色海洋零碳经济。
数据显示,自浙江去年深入开展产业链山海协作以来,已开展产业对接和合作招引活动185次,帮助山区26县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6个,推进山海协作项目315个,投资总额417亿元,预计可增加产值252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以上。
一个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奔赴绿水青山间,浙江省工信院区域所所长赵立龙认为,这表明山区26县创新要素结构与产业技术承接能力已经得到优化提升。随着先进制造业在山区县落地生根,山区26县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形成“要素结构提升—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要素结构进一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这意味着,26县发力先进制造业的机遇来了。
找准赛道
山区26县发力先进制造业的另一面,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仙居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9.5%,拔得全省头筹。紧随其后的永嘉,同比增长142.9%。
增速居前列,有着基数偏小的客观因素,但也足以说明26县发力“高新”的势头之猛。受地域条件先天不足影响,在资源禀赋、人才环境及创新要素等方面短板明显的山区县,为何青睐高新技术产业?
“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在仙居县采访,当地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半开玩笑地说。“玩笑”背后,恰是山区26县的后发优势。它们有条件在当前热门的赛道中,匹配适合自己的“高新”赛道。
神仙居山脚下,仙居医械小镇成为集聚高端医疗器械企业的热土。在小镇展厅,记者观摩了一台模拟的微创手术,手术台上的各类大小器械,都能在小镇找到。比如手术床、可以解放医生双手的手术支撑臂、深度麻醉检测仪等。截至目前,仙居医械小镇集聚了50多个“领跑型”医疗器械项目,包括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高科技、高成长型医疗器械企业,已申请专利600余项,吸引博士以上高端人才近70人。
通过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仙居的产业结构也为之一新:原本工艺品、医药化工是当地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工艺品规上总产值占全县的半壁江山,去年已经下降到了6%—7%。
对资源要素本不宽裕的山区县来说,招引“吃得少”“产蛋多”的高新项目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是最根本动力。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平阳,温州市昕宏箱包有限公司的智能宠物便携舱及拉杆箱生产线制造项目,入选了今年的省重大产业项目。“在项目准入方面,我们着重考虑企业与全县产业链的匹配度,确保资源向优势平台、产业和创新型、高附加值、高成长型企业倾斜。”平阳县经信局总工程师黄小君介绍。2023年度新增省重大产业项目中,平阳县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列山区26县第一。
惜土如金的永嘉,尽可能将土地资源用来招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当地招引的8个超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全部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了招引高新项目,当地创新开展“高新高效得地”,将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指标作为供地重要指标,其中科技创新指标分值超过25%。近3年,当地出让的超过1200亩工业用地中,高新技术产业供地比重达90%以上。
新项目瞄准高新方向发展,还带动了本地存量项目求高求新。“20亿元以上大项目主要靠招引,20亿元以下的项目主要靠存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永嘉县政府分管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永嘉引导48家存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总投资66.1亿元。如今年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纽顿流体科技公司,其计划投资5.3亿元的年产10000吨高参数特种波纹管阀门及蒸汽系统AI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打破产品被国外垄断的现状。
截至目前,永嘉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隐形冠军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累计培育数量均居山区26县第一。
聚链成群
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项目要在当地发展得好,留得住,扎根26县,发展26县。山区县如何留住好项目?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闭环具有强磁力。
聚链成群的效应正在龙游显现。11年前,经由乡贤回归项目,致力于国产伺服电机研发生产的禾川科技落户龙游。潜心扎根龙游十余年,禾川科技成功上市并成为国内伺服电机与驱动及控制器领域领军企业的同时,又牵线搭桥引进了中孚精机、威仕喜、台钰精机等上下游企业在龙游集聚,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精密数控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在龙游,禾川科技生产机器人“大脑”,威仕喜送来“四肢”,芯盟半导体注入“灵魂”,台钰精机(浙江)组装整机。一条上下游产业链,一台机床的成本至少下降20%。产业链集群发展,除了能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也让落户的企业更能安下心来扎根发展。如今,占地132亩的禾川二期厂房预计今年10月投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正在洽谈中。
事实上,围绕产业链或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引进和培育上下游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正是后发县域推进制造业跨域发展的根本之策。
在仙居,兴宇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增长部分的60%以上依托比亚迪电池项目的引进,企业还要建造11万平方米厂房,将追加总投资5.5亿元;浙江远邦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转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设计产品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总投资近52亿元的健立锂电池电解液新能源材料项目,也于去年在仙居落地……“头部企业落户就是一个风向标,会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向这里聚拢。”健立项目负责人顾国跃直言,这是企业间的默契。
产业链条化、集群化的发展思路推动仙居开启“加速跑”:如今,仙居已串起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企业46家。与此同时,依托比亚迪电池项目,仙居正在谋划占地面积8000亩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主要围绕链主企业进行精准的产业链招商。目前,专门围绕新能源产业项目招引的10亿元的产业基金已成立。一旦串链成群,仙居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迎风起舞。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一个大项目,把我们3年的土地指标都用光了。”不难看出,为了招引大项目落地,山区县拿出了压箱底的家当。一旦项目推进不利,会对当地带来巨大打击。且对要素指标并不宽裕的山区县而言,除了大项目,也需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
“山区26县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却也面临着发达地区同样的资源要素瓶颈。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可适度放宽山区县的要素限制,支持山区县相关配套企业通过投资办厂、承接转移、参股并购等形式,更为紧密地嵌入发达地区全球布局的新体系,为它们迎头追赶添砖加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认为。
山区26县产业追赶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