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挑着满篮荷花、莲蓬,走街串巷贩卖夏天。听起来带着浪漫气息的工作,是“老赵”的夏日谋生日常。在社交媒体上,“老赵”更知名的称谓叫“荷花爷爷”。不少网友在分享中称,“一束荷花带来了对昆明夏天的别样期待”。
今年,“95后”的“小赵”偶尔加入爸爸的卖花行列,在日常工作之外尝试着成为一名做生意的“斜杠青年”,这也为老赵的荷花,加上了互联网基因。连打字全靠语音输入的“老赵”,都直言“今年的荷花卖得特别快”。
近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荷花爷爷”老赵及他的女儿小赵,听了听父女俩的故事。
卖花群内涌入数百顾客:
有人“打飞的““搭高铁”只为一束荷花
“你ruarua它,就会开了。”“花和茎全部泡在水里醒花,姐妹注意啦。”“今天荷花花瓣入菜和家人分享,拍照颜值也更高了。”“我明天离开昆明,还能赶得上买花吗?”
以小赵为群主的卖花群名为“贩卖浪漫时间通知群”,目前已有300余名成员。除了分享“摆摊”的时间和位置,小赵和老赵基本上无需发言,群友们自发分享自己拍摄的荷花视频和照片,为刚入群的“小白”解答醒花、养花等问题,更像是“荷花同好交流群”。
“我爸出发之前,我就会在群里发送目的地的定位,但有时候在半路就会被小姐妹们堵住,去不到终点。”小赵表示,所以群里的定位也在实时更新,好在群友们都适应了这种节奏,没有引发吐槽,“来买花的,多是很温和的小姐姐”。
今年的卖花之旅,也充斥着生活给老赵和小赵的惊喜和“互联网改造”。
小赵回忆起,有不少顾客专门“打飞的”、搭高铁专程过来买一束荷花,“现在如果有个顾客问我怎么无水保存一天,我都‘秒懂’可能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也有摄影师赶来,跟着记录每个小时荷花由于光线产生的变化。
6月末的一天下午,一个拎着行李箱的姑娘风尘仆仆过来,要求做“卖花志愿者”。“那个女孩子来昆明的那天不是卖花日,就去西双版纳玩了几天,看到我分享的位置坐着高铁回到昆明之后带着行李箱就来了,跟着我们走了一路。那天我爸挑着荷花,她拖着行李箱,我看着感觉是什么大生意。”小赵告诉潮新闻记者,那天那个姑娘跟着父女俩直到晚上9点卖完最后一支荷花,问她接下来去哪儿,她才想起来查看酒店的信息,“卖荷花入迷了。”
老赵的荷花往事:
卖花约30年突然“走红” 他的心情挺复杂
这大约是“老赵”卖花生涯的第30个夏天。说是大约,因为时间线他自己也捋不清。说不清自己具体的年龄,说不清第一次去往昆明贩卖荷花时究竟是十几岁,问到他对于荷花的记忆时反而回忆起童年上学的时光,“有点东拉西扯,”连女儿小赵也觉得,老赵身上充满了谜团。
“我和我的荷花又累又苦的,那是为了生活。”老赵和潮新闻记者聊起,自己的童年基本上是荷塘边长大的,下半年卖了藕和荷花会有约一两万元的净收入,加上上半年打工的所得,是他的主要生活来源。
说到荷花,老赵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卖花的经历。“那年我刚小学毕业,十几岁,记不清哪一年,我开始去昆明卖荷花贴补家用。交通很困难,都是从水塘采摘后挑着去坐火车到昆明。”老赵告诉潮新闻记者,“第一桶金”自己赚到了20元,这意味着当时3分钱一朵的荷花,他卖了接近700支。
30多年前,老赵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结伴卖藕。现在,多数人家改种蔬菜水果,继续贩卖荷花的老赵也成了“荷花爷爷”。如今,老赵每次拉来荷花和莲蓬共计200至300支贩卖,两天内卖完。他不懂网络,但发现了今年的藕特别好卖,往年需要第二天晚上才能销售一空,现在第一天就几乎已经销售一空,第二天不到中午就开始收拾着返程。
花是好卖了,来和老赵“聊天”的人也多了。对此,他有时开心有时有点烦恼。被赶来的自媒体围着采访的时候,他翻来覆去回复着同样的几句话,不耐烦了才会以沉默打断。
其中,老赵最容易被问到的问题是“知道自己红了吗?”他的回答也随着心情两级分化,有时候说“没什么区别,我还是一样卖花也不知道红了没红”,有时候则夸赞网友“多亏了大家,花卖得太快了。”
“95后”小赵有烦恼:
如何证明“我爸是我爸”?
小赵卖荷花,想积累的是销售及与人沟通的经验,但事实上,她觉得自己学到的不止于此。视频里,昆明街头,这一对卖荷花的父女组合,构成了2023年昆明的夏天记忆。视频外,“95后”小赵在与顾客的良性互动之外,也挺烦恼。
“这个称呼我其实不太喜欢。经常听到比我年纪还大的姐姐来买花,叫我爸‘爷爷’,心情挺复杂。可能他一直务农,看起来比较‘沧桑’吧。”小赵和潮新闻记者聊到,其实爸爸是“70后”,子女都盼着父母晚一点变老,所以自己对这个称呼尤其敏感。开心在,很多网友喜欢自己的父亲;烦恼在,这个比起父亲的真实年龄明显更“老”的称呼,和自己的期盼相反——希望父亲永远年轻,永远和自己互为依靠。
另外一个烦恼,是如何证明“我爸是我爸”,就在2023年的夏天成为了小赵真实面对的问题。
“我在抖音上的账号发一些卖花的日常,发得不多。之前也是有姐妹找到了我的账号,说是来连续‘蹲点’了两天都没买到,我才决定建群。但后来有些网友会攻击我,问我‘这是你爸吗?’‘凭什么说这是你爸?’,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小赵告诉潮新闻记者,“荷花爷爷”有了知名度后,仿佛变成了一个“IP”,自己也被质疑是个“无底线蹭热度的自媒体博主”。
不过很快,小赵就知道了自己被质疑的原因。她有一天偶尔刷到一条视频,标题是“我年迈的爸爸卖荷花的经历”,她没想到,还有人和自己如此相似,觉得可以做个朋友。
“点进去一看,视频里那是我爸!”小赵说。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