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才驿站江心岛分站建站以来,搭建生态文化人才交流平台,丰富人才服务形式,注重传播和成果转化,着力把江心岛打造成为“人才岛”,把生态诗歌打造成为清远的城市文化品牌,助推清远生态文明建设。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提供深度国际化人才服务体验
2019年至2022年,江心岛分站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举办四届生态诗歌笔会,海内外2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学者、诗人、评论家近200人次参与。这几届的生态诗歌笔会都注重前沿性、引领性、专业性,历年均邀请国内在生态诗歌、生态理论方面有建树的高校教授参与探讨,如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相占、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汪树东、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琦,《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诗刊》社副主编王冰,以色列生态建筑大师、诗人渡海堂(HaimDotan),韩国成均馆大学英语文学教授金原中,日本当代著名诗人森井香衣(Kaemorii),使生态诗歌成为清远乃至全国的品牌,江心岛分站也藉此搭建起的生态文化人才的交流平台,为本土生态诗歌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
丰富服务及活动形式,深入推进高端人才文化阵地建设
“以文化凝聚人才、以文化服务人才”,江心岛分站秉承服务上岛人才的初心,以一默书房和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为核心载体,以一默松风、一默书房(星谷分店)、北江生活馆为延展,着力打造清远城市中心的“人才岛”。与中山大学哲学系成建制合作开展公益国学课程,并成为中山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研修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岭南诗学教研基地。此外,分站定期举办国学公益班、生态诗歌节、新书发布会、江心雅集等,为来清在清人才和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目前,江心岛一默书房已升级成为岭南书院,成功建立涵盖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专家的一默智库,入库高端人才已达19名;先后接待上岛授课、调研、培训、参加活动的教授专家学者等近200人次,已日益成为清远引聚人文社工科高端人才的平台。
加强驿站宣传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成果转化及传播效能
江心岛分站组织开展的“生态诗歌节”十分注重与专业媒体合作,包括《诗刊》社、《诗歌月刊》杂志社、南方日报出版社等,以保持诗歌节的专业度和质量。无论从嘉宾邀请、议题设置、媒体合作等各方面注重专业度,开展立体化的传播,并形成品牌;还是从《诗刊》《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光明日报》等专业刊物到中国诗歌网等各级新媒体平台,地方主流媒体,逾四十家媒体对清远生态诗歌笔会给予了关注和连续报道或刊稿,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新华网客户端对2022年生态诗歌笔会发布的一篇题为《广东省清远市被命名为“中国生态诗歌之城”》的报道点击量超过200万。
其次,清远生态诗歌笔会注重成果沉淀。生态诗歌笔会收获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生态诗歌理论文章和生态诗歌作品。连续三年出版的诗歌近千首,出版书目三本,包括2019年的《虚构之岛》,2020年与《诗刊》社联合主办,同时在诗刊社网站、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同时发起征稿,精选部分近百首作品在《诗刊》2021年5月号下半月刊上刊登5个页面,并出版《庚子生态诗歌选本》。2021年,在《诗歌月刊》刊登10个页面笔会作品专辑,同时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生态诗学新探》。同时注重理论总结,2019年形成生态诗歌的“江心岛共识”,2022年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报告》。同年7月 ,中国诗歌学会作出《关于命名广东省清远市“中国生态诗歌之城”的决定》,认为清远市是我国一个长期致力构建“生态诗歌”的地方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城市,至此,清远成为“生态诗歌之城”。这是多年来江心岛分站持续聚集生态文化人才,以人才活动为契机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让人才聚焦清远,聚焦江心岛;让人才愿意来,来了有碰撞,有输出,有成果转化,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链接与交流的氛围和环境。
下一步,江心岛分站将不断探索,结合人才的服务需求,通过各种创新的、多样化的活动和服务,精准、贴心服务人才,助力清远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吸引更多人才服务清远发展,齐心协力共建“山水清远 岭南绿都”。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cn)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