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第二届新里昂中法大学经济论坛举行 中法大学现在叫什么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23 10:48:20

 【第二届新里昂中法大学经济论坛举行】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巴黎11月23日电以“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第二届新里昂中法大学经济论坛当地时间20日至21日举行,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应邀出席并致辞。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议会副主席穆尼耶、新里昂中法大学校长、赛博集团董事长戴乐涛及中法相关领域企业家、学者等约150人与会。
 
卢沙野在致辞中表示,过去十年,“数字中国”建设飞速发展。这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数字和实体融合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远见。中共二十大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了明确部署,为中国同包括法欧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数字领域合作带来新的重要机遇。
 
卢沙野说,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法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挖掘数字领域合作潜力:
 
一是促进数字企业互利共赢合作。双方可加强政策交流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可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助力产业升级,在推动能源智能化升级和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法国是创新创意大国,中国超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成为法国数字创意企业发展、壮大的舞台和沃土。当然,中国数字市场竞争激烈,也需要法国企业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加大进取。
 
二是加强全球数字治理合作。以开放促竞争,以竞争促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国间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开展开放包容的合作,才是正道。固守霸权思维,在数字科技领域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不得人心,也注定损人害己。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着眼信息时代人类的前途命运和共同福祉,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主张世界各国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积极响应。中国愿同法国和欧洲共担数字时代责任,反对数字霸权,就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数字鸿沟”、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探讨合作,推动制定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数字治理国际规则。
 
穆尼耶、戴乐涛及与会企业家高度赞赏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和数字化转型成果,表示愿同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助力社会转型,将数字经济打造成双边关系和两国务实合作的新亮点。
 
【中法大学现在叫什么】
 
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它是在民国初年蔡元培组织发起的留法俭学会与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设在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是该大学创建之始。
 
1924年孔德学校在阜成门外成立。1925年将文科移至东黄城根北街,改称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理科改称居礼学院,生物研究所改称陆莫克学院。1929年成立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1931年,成立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同年把服尔德学院改称中法大学文学院,居礼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理学院,陆莫克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1934年,阜成门外的社会科学院合并入东黄城根北街的文学院。东黄城根北街同时也是中法大学校部所在地。1950年9月,中法大学校本部及数理化等院系并入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中法大学旧址位于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现为中国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法大学教学特点】
 
中法大学在中国教育界,占有—种特殊的位置,此因其有特殊之意义与历史使然。顾名思义,中法大学似为中法合办、采法国教育制度,如其他中外合办之大学,实则不然。中法大学是中国自主之教育。而由中法人士所组织之校董会从旁襄助,此其—。第二,创办人抱一种高远之理想。求于中国实行一种新教育,以法兰西人之理想,多符于中国之理想,遂意识的取法国教育制度为蓝本。参酌国情而创立比较。所以中法大学与其他国际合组教育事业或教会学校不同;中法大学盖欲融会中外,而实现一种理想之教育制度者。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