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年度盛会,长三角再度引起全国乃至全球瞩目。何以有如此魅力?
长三角因为一体化而越来越显示出其综合能力,这既包括常规的经济合作,产业链条,更包括环境、交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略和细节的变化。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签约和成果发布仪式。陈正宝 摄
01
建设绿色美丽的长三角,是与经济突飞猛进相伴相随的、不可轻视的另一端。
江南地区有着天然的绿水青山,在过往的年代里,也曾有过劈山造成环境恶化的例子,有过污染企业破坏大气的例子。
长三角区域规划走过了十多年,尤其是从2018年开始的“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这四年多来,长三角区域的相融程度大大加深,在产业链联盟思路的引领下,经济协作能力明显提高了。
环境保护是不可冷落的话题。
恰逢其时,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会议召开,其主旨是: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携手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这是有明确的指导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环境治理,携手夯实绿色本底,加快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02
那么,在这个“美丽”行动中,需要浙江做什么?
其实,在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就有“深入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话题。
其详细的表述为,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和数字长三角、绿色美丽长三角,全面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合作,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上海虹桥国际枢纽南向拓展带。
其中“生态绿色一体化”是重要的篇章。
2021年,浙江省出台《“十四五”时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计划》,围绕建设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的目标定位,提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创新行动,率先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畅通行动,率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协调行动,率先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开放行动,率先推动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智治行动,率先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美丽行动,率先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更早的2019年11月1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其战略定位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绿色有我,生态优先。首先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甜头的浙江,在建设美丽绿色长三角的团队协作中,要继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03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本底不断厚植,这个有目共睹。
而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变的成效开始逐步显现,实可谓任重道远。
当前长三角区域协同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成效还需巩固加强。
这是清醒的认识和未雨绸缪的一贯思路。
下一步,区域内的三省一市充分发挥协作机制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协同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生态系统共同保护,不断提升长三角发展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曾给人们留下过深刻的教训,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这个会议前,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成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联盟,分别签署了三个“备忘录”,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并且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服务平台,用一张“大网”彰显透明。
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需要三省一市携手努力。浙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色,让浙江必须承担起这一份“绿色”重任,一如既往,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都放在大方略的重要位置。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