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庙一塔”景区文物修缮完成】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经过两年多的景区提升,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景观“三庙一塔”建筑群已完成文物修缮,基本实现从文物景观向旅游景点的转化,已具备向游客开放的条件。目前,景区正在完善智慧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将植入多个游客体验项目,全面展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的历史文化魅力。
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将于8月8日晚在通州区城市绿心活力汇开幕。今年的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北京文物局联合通州区委区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体育局等单位共同承办。记者从承办方获悉这些信息。
当前,“三庙一塔”建筑群已完成文物修缮,并恢复了文庙历史格局,基本完成了从文物景观向旅游景点的转化,具备了向游客开放的条件。如今的景区内,可见千年燃灯塔与运河商务区在不远处“相望”,古今元素在此相融共生。
据了解,通州区正在积极打造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5A级旅游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该景区连通了包括“三庙一塔”在内的四大区域,将于年底前面向游客免费开放。“三庙一塔”正按照国家5A景区标准完善智慧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下一步还将植入状元文化展、运河养生展、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游客沉浸式体验项目,全面展示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的历史文化魅力。
【北京三庙一塔在哪里】
“三庙一塔”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景区共有建筑37栋,总占地面积1.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其中,“三庙”分别指儒家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建筑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现已共存400余年。“一塔”指燃灯佛舍利塔(俗称“通州塔”)。
【北京三庙一塔的历史来源】
文庙在前,佑胜教寺和紫清宫在后,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呈“品”字形布列,与西侧玲珑挺拔的燃灯佛舍利塔,组成一座参差错落古香古色的风景园。
文庙又称文宫,位于原通州府衙西侧,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现在北京孔庙尚早建4年,历经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扩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依次为照壁、射圃、如日中天坊、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殿。殿后有明伦堂,东跨院有圣容殿、尊经阁,西跨院为学正署和训导署院。大成殿五间,进深三间,和玺彩画、壮丽威严。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在古代已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从孔子逝后在其居堂祭祀、到东汉永兴年桓帝下令建庙、直至乾隆皇帝亲谕可使用最高规格的黄琉璃瓦顶,孔庙成为全国分布最广的礼制庙宇,遍及中原大小城市。诸多君王亲临祭祀视为“国之要典”,以此取得政权的合法性;庙中供奉儒家杰出人物,被历代知识分子视为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
文庙左后侧的紫清宫,是道教宫观,明代中期由京都及通州人士共同捐建,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因殿壁所绘红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俗称红孩儿庙。一进院落,山门一座,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观内供奉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道教创始人,著有震古烁今的《道德经》五千余言,上处玉京、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是开天创世、救赎教化的“三清”中太清道德天尊,常常分身降世、传教度人、弘扬道法。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长生不死、济世救人。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东亚、南亚广泛流传。养生、星相、太极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道教文化,近年更是风靡全球。
文庙右后侧的佑胜教寺,俗称塔庵,一进院落,山门三间。有民国石碑一座,记八国联军毁寺罪行。佑胜教寺早年规模宏大,如今只遗存一处光明殿、一棵古树和一尊标有“燃灯佛塔”的大香炉,专家认定建寺年代应早于北周的燃灯佛舍利塔。
殿内供奉燃灯佛。传说燃灯佛出生时万物光明如灯,因此称燃灯。释迦牟尼成佛前曾遇到燃灯佛游于世间,便以五茎莲供奉,并不畏地上泥泞,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偈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他果然经九十一劫修成正果,即现世佛释迦牟尼,与过去燃灯佛和未来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佑胜教寺内有燃灯佛舍利塔巍然屹立。古人认为通州多河,河中有妖,必在城中高处建塔,镇河神而靖水患。北周末期建塔后,经唐贞观、辽重熙、元大德、明成化重修,因藏有燃灯佛舍利子而称燃灯佛舍利塔。清康熙年间京师大地震,佛塔倾圮只剩塔座,瓦砾中散落数百颗舍利子,淡黄微红、晶莹剔透,由信众拣拾存放佑胜教寺。十年后由僧人照感四处募捐,拟每年重建一层。知州吴存礼带头捐钱,倡议公捐加速修建,终于在1698年按原貌重建竣工,燃灯佛舍利子仍置于塔内天宫封存。古塔凌云,垂映运河,昔日过往的漕船商舟远远就能看到。“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因此成为古城通州的地理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