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增加不是新闻,但增得少了是新闻。人口大户广州,2021年只增了“7万”,再次唤醒了中国城市的焦虑——人呢?
除了深圳,目前各主要城市已陆续公布了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截至2021年末,青岛常住总人口1025.67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增加了15.1万人,增量位于全国第四,身前三位分别是成都(24.5万人)、杭州(23.9)、南昌(18.3)。
往后看,广州人口增量十名开外,上海只多了1.07万人,北京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走了0.4万人。是城市收缩?是人口转移?新一线的机会来了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亿青岛要“抢”人。
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常理来讲,人跟着产业走,去哪儿要看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可比这个,北上广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20年,广州新增了42.82万人,2021年却只有7.03万;上海稍微好一点,外来人口多了19.26万,但户籍人口少了18.19万,一来一去只赚了1.07万的差价;北京更惨,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双双下滑,出了负数。
有人说,全国新生人口骤降,没有哪个城市能够幸免;有人说,这三个城市规模已成,大基数下看增量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北京、上海的户口含金量和其他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都在理,但不是全部。按照2040年13.45亿的人口总量和78.6%的城镇化率看,人口依旧是正向增长的,且其向城市迈进的步伐也不慢,而北上广人口流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来源: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
那是因为年轻人躺平了?也不是。“人往高处走”的定律依然成立,上海不行,周边的苏州、常州、嘉兴吸人吸得厉害;广州不行,东莞、佛山陡然而起。北京不行,天津不行,这波飘着的人口随着东北人一起,往东南和西南角迁徙。
以成都为例,2021年成都净增24.5万人,常住人口占全省25.31%。这意味着,每四个四川人里就有一个成都人。
不是不往高处走了,是“高处”越来越多了,而山东自有高处。
青岛人口之变
青岛“抢”人最大的底牌,还是经济牵引力。2011年-2021年经济总量的正向增长,与十余年人口数量变化基本同步。
2011年,青岛人口增量为18.09万人,此后年均增量在10万+的水平。2018年出现了小波动,增量降至9.8万人,正是这一年青岛经济体量由12001.5亿元回缩至10949.38亿。
2019年,人口增量重回两位数,达10.9万人,青岛也因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坐稳万亿俱乐部。2020年,增量数字大幅提升,达18.27万,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3.4万人。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较2020年再增15.1万人口。纵观十年递增轨迹,青岛年均增人13.9万余!
这种趋势性的变化,再次证明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的虹吸力,以及人口正向增长反哺于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依旧是“人“的竞争——汇聚更大规模的人口,是一个城市永续发展的动力和底气。
但是这个“更大”,如何准确量化?未来的青岛,还有多少增量空间?
2000万人的“青岛圈”
去年11月,《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发布,被外界解读为全省城镇落户“零门槛”的重要举措。而此时,青岛已经抢先尝到“零门槛”的甜头了。
2021年3月,青岛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也正是这一次的先手,为青岛主城、近郊、郊区打开了吸引“人”力的空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十个区市中西海岸新区、城阳区、李沧区、即墨区、胶州市、崂山区、市北区均有增量,其中以城阳为最,增幅达50.52%,李沧(43.89%)、西海岸新区(36.69%)、崂山区(32.38%)紧随其后。
这样的汇聚能力下,青岛以1025.67万的人口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将领先潍坊的优势扩大至85.67万人。如果往后看三年,按照《青岛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2025年青岛全市常住人口将达1130万,实际服务人口1300万;2035年,常住人口达1270万左右,实际服务人口近1500万。
然而,这还不够。城市体量限制之外,青岛还要拼合力。
就在人们惊呼广州人口增长断崖的同时,广东省却在另外一份榜单上大放异彩。
《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人口吸引力城市TOP300中,深圳蝉联榜首,广州位列第二。不止于此,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省占了四个,分别是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而东莞、佛山的人口增量,在2021年遥遥领先广州。
四个万亿城市排排站,当广州吸纳力急速缩减的同时,珠三角内其他兄弟城市完美承载了分流。
这,就是新一轮人口流动的主路径——持续向大都市圈、城市群聚集。
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要沿济青通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轴带,形成以济南、青岛市为中心,分别覆盖2000万人口的“1小时交通圈”。
参考刚刚厘定的新方向——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设区,2000万人口数量的背后是一条异常清晰的思路: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是不符合客观现实规律的。就业机会多、公共资源质量高决定了人口必然会向大城市聚集,产生所谓的“虹吸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新型城镇化转向“严控”的原因,不再追求“均衡”,而是“协同”。
在这个圈里,协同部署涉及到交通、产业、平台、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
比如,协同建设立体交通体系,畅通青岛中心城区与海阳、日照、高密等周边地区市域(郊)铁路联系,促进青烟海洋经济、青潍临空临港经济、青日循环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规划建设青岛—潍坊临空临港协作区、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引导着产业布局均衡化,最终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化,比如医疗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
按照这个思路,青岛就能实现以点带面带动城市群、都市圈的均衡发展。而圈中的中小城市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成为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吸纳人口的主要推动力。
求“数”更求“质”
人口,是个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汇。而在“人口”转向”人口红利”的过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依赖劳动力的质量。在这个维度上考量青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会更加直观。
图片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微信公众号
2020年,青岛接受过各类教育人口914.86万人,比2010年六普增加129.52万人,增长16.49%。其中,大学学历人口增加97.58万人,增长75.33%。
在全国18个人口过千万城市中,青岛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位居第12位;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第11位。
这个数据,又与教育普及度高度相关。截至2021年末,青岛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9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1万人,在校研究生6.2万人,毕业生1.4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1.5万人,在校生39.5万人,毕业生10.0万人。
此外,在引进集聚外来人才上,青岛2021年也交出了26.1万人的成绩单。
可以说站在2022年首,无论是人口素质,还是人才占比,青岛都有一个高起点。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将开拓出更多“引人”“留人”的空间。
在202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还有这样一组数据引人注目:
青岛2021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62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418套。建设筹集人才住房60101套。截至年末,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3822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10721.7万元。
一座经济体量喜人的活力之城,叠加生态宜人的区位优势,有态度、有措施。要“抢”人,你不动心?很难。
(来源:回澜听涛)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