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陆肖肖北京报道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021年是碳经济元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各行业领域陆续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展望未来,围绕“双碳”目标进行的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将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华夏时报》作为中国残联主办的中央级主流媒体,在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的指导下,联合中国能源网、计然碳科技等单位,于2022年1月10日在上海举行“双碳新赛道能源新机遇——2021华夏双碳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届时,众多一线能源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汇聚一堂,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新赛道,电力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议题,洞察双碳发展新机遇,探索能源转型之路,解析能源应用场景变革。
在本次论坛上,《华夏时报》还将联合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发布《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探讨如何打破电力市场主体的传统功能边界,促进源-网-荷-储的一体化协同等问题。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当前,我国能源安全供给形势较为严峻。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2%,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达20%。另外,我国用能结构清洁度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交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激励下,以水电、天然气、光伏、风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
但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多来,市场上也出现了煤炭价格暴涨、电力紧缺等新情况新问题,在减碳过程中,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也值得关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如何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新旧能源的替换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此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是干净的但是不稳定,煤电是稳定的但是不够清洁,两者之间需要加强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之路,未来煤电需要进行改造,成为清洁能源的备用能源,应对清洁能源的波动性以及极端气候等,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能源行业减碳进行时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装机量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行业来到了发展的风口,开始逐步向市场化转型。为了减少碳排放,众多行业的企业都在自家厂房的屋顶安装了光伏组件,比如,南钢为了达到双碳目标已经布局了光伏发电项目,水泥巨头塔牌集团2021年也斥资13亿布局了光伏项目。
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努力抓住碳经济发展风口,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一些传统煤企开始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正由燃料向原材料转变,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产业发展迅猛,未来原料用能也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能源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后盾。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终端用能的地位十分关键,保障电力充足供应涉及能源安全、涉及国计民生,必须牢牢把住电力安全稳定充足供应这条底线,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逐步退出传统能源,甚至传统能源在完成“兜底保障”作用之后一段时间内或许仍有“应急保障”之需。
大咖云集共话行业未来
能源是碳经济发展的基石,对碳经济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目前,碳交易市场刚刚建立,碳排放管理尚不完善,清洁能源仍面临一些技术、资金、推广、投资回报等方面的难题。
在此契机下,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发起筹备,将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发起单位包括华夏时报社、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网、计然碳科技、锡商银行、通威集团、协鑫能科、佛燃能源、天合光能、宝业集团、金螳螂、博涵财经等,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能源行业高管、媒体意见领袖等多位杰出人士,致力于为能源行业碳减排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论坛还将对2021年度先进减碳行动和人物进行表彰,颁发2021年度中国减碳领军企业、2021年度中国减碳品牌影响力典范、2021年度中国减碳品牌影响力典范企业、2021年度中国减碳创新发展典范企业、2021年度绿色发展促进企业、2021年度中国减碳先锋企业、2021年度中国能源行业领军人物等奖项。
本次峰会参会嘉宾声势浩大,集结了国家电网、中国宝武、美锦能源、广汇能源、佛燃能源、隆基股份、通威集团、协鑫集团、东方日升、建银国际、锡商银行、天合光能、北控水务、晶科能源、宝业集团、中集安瑞科、金螳螂、中国能源网、同济大学、计然碳科技、上海有色网、找钢网等多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发声。
另外,本次峰会也得到了数十家主流媒体共同发声传播,活动将由“一直播”进行视频直播,全媒体平台同步转载传播。
责任编辑:李未来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