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巩固提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工作纪实
10月28日,省农业农村厅第五复审组到泸县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资格复审。
复审组先后到潮河、福集、方洞、云龙、兆雅、云锦等10个镇(街道办)的专合社、种植基地、家庭农场、农资及兽药经营门店、农贸市场及超市等地,分别就我县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经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以及产地环境监控、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追溯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等方面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同时对泸县三年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审核。
经资格复审检查组综合评定,泸县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资格复审。
近年来,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安全水平稳定、监管责任落实、工作体系健全,追溯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1. 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党政同责。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深化、巩固提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党政同责”“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专题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纳入目标考核督办事项,同时,将工作经费纳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近三年,县财政直接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经费达877万余元。
2. 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一是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形成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县镇配有监管员,村(社区)配有协管员,全县有监管员82人,配备村级协管员302人,网格化监管覆盖全县251个行政村、51个社区。二是监测体系基本形成。构建了以县农产品检测站为核心、镇(街道)快检为基础、村级快检为补充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为监管、执法提供了有效支撑。三是层层落实主体责任。镇(街道)与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屠宰加工企业层层签订了责任书,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更加明晰。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健全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监管巡查、检测执法、举报奖励、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使生产、监管、执法和社会监督更加规范有序。
(二)落实主体责任,筑牢安全底线
1. 严格主体档案管理。建立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实施分类管理。20个镇(街道)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告知书、承诺书4065份,覆盖率达100%。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和完善生产档案记录,详实记载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情况和产品流向,档案保存两年以上。
2. 严控主体投入品使用。积极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2019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3%,化肥使用量同比降低5.08%。实施水稻带药移栽、一代螟虫防治、二化螟性诱性绿色防控等专业化统防统治67.90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3.4%,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2.3%,农药施用量269.01吨,同比减少0.21%。
3. 严把主体质量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上墙、责任书承诺书上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上墙,落实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质量安全内控人员,严把生产过程控制关,规范使用农(兽)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开展主体质量安全人员培训指导,2018以来,集中培训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3700余人次、投入品经营主体2300余人次,培训率达100%。
4. 落实合格证制度。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出售产品时,开具合格证;大中型超市、综合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在进货查验时,索取合格证。
5. 实施质量可追溯。将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示范社、“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国家(省级)追溯平台管理。2020年,全县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的主体203家,占应入驻主体的80.02%。
6. 推进规范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市场规划布局,实施县城规范化农产品市场建设,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泸县万福超市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肉菜超市项目即将完成,正申请市级验收。2021年,规划城区建成规范化农贸市场1个。
(三)强化监督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1. 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生猪寄养标准化生产模式,制定水稻标准化生产规程、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无公害龙眼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全县已建成PIC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45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示范场7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71.17%;水稻标准化生产规模达55万亩;建成刘氏泡菜生产基地5000亩,潮河国家龙眼标准化示范园区面积6000亩。粮油、蔬菜、水果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达42956.3公顷,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2. 强化品牌培育。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泸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推动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精心培育“泸”字号品牌,壮大“世兰香大米”“川•泸再生稻米”“刘氏泡菜”“熟龙龙眼”“牛滩生姜”等一批“泸”字号农业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有“三品一标”农产品56个,其中有机产品17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36个,地理标志2个。牛滩生姜、泸县青花椒获得地理标志认证,“蜀龙牌”生猪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潮河晚熟龙眼被全国供销合作联社评为“中华名果”。
3. 加强安全检测。以县级监测为核心、镇街快检为基础、村级检测为补充,全县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农产品检测抽检常态化、制度化。2018年以来,县级监测抽检样品1327个(含委托抽检),镇村快检样品11840余个,配合部省市风险监测抽样756个、省市县执法监督抽检128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检测猪、牛、羊瘦肉精63355头份,结果均为阴性。
4. 严格准出准入。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要求生产者出具产地证明,市场经营者索取证明,农产品凭证入市。积极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制发了《泸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方案》,将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6大类农产品纳入试行范围,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大中型超市和综合农贸市场全部纳入试行对象。截至目前,全县497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已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9844张,附证产品1222.3 吨。
5. 狠抓监管执法。一是以防范安全风险隐患为目标,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对县域内946个种养殖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规模户)、5个饲料兽药生产企业、397个农资经营门店、7个生猪屠宰场定期开展监管检查、执法检查、飞行检查和日常巡查。二是以治理突出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检打联动”,开展农资打假“春雷”、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生猪屠宰“扫雷”等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建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动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绝不手软。2018年以来共出动检查、执法人员22563人次、车辆1700余台次,查处无证经营农药案、销售经营假劣农兽药饲料案、未经审定种子案,生产销售未经检疫畜禽及产品案件、使用国家禁用兽药案等,共计112件,没收假劣农兽药406公斤、种子296.5公斤,罚款金额28.27万元。有力震慑违反犯罪行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四)推动社会共治,守牢生命健康线
1. 加强宣传培训。以宣传讲座、广场科普、网站宣传、科技入户、农民培训、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2018年以来,培训监管人员、村级协管员、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等有关人员8200余人次,发放《禁限用农药名录》1.7万余份、技术手册3万余册、明白纸20万余份,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标牌2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核心示范区12个。
2.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黑名单、举报奖励、定期通报、信息发布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3. 强化社会监督。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监督作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回复群众关切。对有益建议,积极采纳;对指出问题,立即整改。
下一步,泸县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以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素质提升为核心,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村级协管员的能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同时,在重点农业产业村,建立村级协管员工作室、检测室,配齐快检设备,开展快检业务,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加强监管职责衔接。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商工作,不断完善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强化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合格证为载体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缝衔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以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推进企业品牌创建能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提升“泸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