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作为北宋都城,历史悠久、民俗丰富。我国设立的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先锋,承担着制度创新试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记者了解到,在国家赋予自贸区开封片区的9大功能定位中,有5个与文化旅游相关,自贸区开封片区也是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58个片区中唯一的文旅型自贸片区,文化产业国际化是开封片区的特色功能定位。
河南开封文化产业如何借力自贸区优势迎接新机遇?
艺术品“走进来”与“走出去”
日前,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在开封片区开仓,引发了各界关注。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于2019年9月20日正式获批,2020年7月9日顺利通过郑州海关验收,成为中原地区第一座艺术品保税仓,也是全国第一座集艺术品仓储、保税展示、拍卖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品保税仓。
“仓内设有展览展示区、保税仓储区、国际商品展销区、多功能拍卖区四大功能区,具有定期举办各类国际国内艺术品展览及文化交流活动功能;依托艺术品保税仓可拓展艺术品鉴定、估值、修复、艺术品金融、艺术家交流等业务,对开封具有重要意义。”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河南自贸区云座谈会上,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郑红英回答光明网记者提问时这样说。
从社会效益上看,该保税仓搭建了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开封片区持续探索艺术品交易领域各项创新,促进制度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创新载体,也有利于开封片区构建“国内艺术品走出去,境外艺术品走进来”通道,逐步打造集艺术品保税展示、仓储、交易、物流、担保、租赁、税收、金融等全产业链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进一步释放艺术文化价值,调动活跃民间收藏市场,让文物回流、让文化汇聚。
“省钱、省事。”从经济效益看,郑红英认为保税仓优势在于“两省”。她说:“文物艺术品入仓保税,在仓内展示和交易后,只要不出仓,即时多次交易、藏品多次易主,也不用缴税,实际上也免了交易环节税;关税、增值税相加后总额约占藏品总价值的五分之一。”
下一步,开封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将延展服务链条,通过搭建国际艺术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另外,也不断完善文物鉴证机制,继续加强与上级文物部门对接协调,在文物和艺术品鉴定、登记备案、文物和艺术品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
发掘“宋文化”潜力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片区如何用好自贸区平台、发挥“宋文化”资源优势方面做了哪些布局?郑红英提到“自贸+文化”发展模式。它不仅为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支撑,还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比如,开封片区通过与深圳文交所战略合作,合资成立河南自贸区文产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文交所文化产业板河南自贸区(开封)专区、艺术品资产托管平台河南自贸区专区启动,已协助20多家优质且有潜力的本地文化类企业完成登记备案挂牌,已挂牌艺术品112件、挂牌金额1235万元,为开封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最近一段时间,当地还密集举办了“第一届宋文化寻根——豫澳美术交流展”“首届开封国际文化金融与贸易论坛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展”“金犀奖•首届中国(开封)国际动漫节”“2019数字文化大会”等活动,为开封文化产业国际化造势,助力开封打造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品牌。
另外,开封片区还积极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成为享有充分表决权的最高级别会员,在世界自由区组织协助举办迪拜招商对接推介会、联合举办国际论坛、互访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今后还将重点抓好文创产业招商,塑造更多体现开封特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创新、规模等优势的骨干文创企业。”郑红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