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开幕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开幕式上,业界专家前瞻人工智能领域新风口,聚焦中国如何在人工智能新浪潮下变“跟跑”为“领跑”,展开学术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本次会议会期两天,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涵盖6场主旨报告、20场专题论坛、3场同期活动,内容覆盖脑科学、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以及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行业应用,为各领域专家搭建百家争鸣的高端平台,展望人工智能行业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提到,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机器人、逻辑推理等代表了人工智能的各方面特征,其使得人工智能在医疗、电子、金融等多个行业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算力需求的不断庞大,未来的光电计算能够给人工智能领域带来颠覆性的突破,尤其是无人系统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提出,当今人工智能应用,无论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都十分重要,这些都是人工智能1.0的智慧知识表达。“我们需要研究算法中视觉知识的各种表达方式,并将其与现有的知识表达及深度人际网络表达联合使用,我认为这是人工智能2.0需要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平台培育与人才支撑。此次大会举办地杭州市余杭区着眼人工智能领域提前引凤筑巢,已培育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余杭专门出台了支持政策,率先布局建设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已吸引之江实验室、阿里—浙大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百度(杭州)创新中心等17个高端研发机构及600余个创新项目入驻,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新高地,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再添砖瓦。
在长江、太湖等流域出现较长时间洪涝灾害的同时,广东却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据广东省水利厅25日消息,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广东降水明显偏少,特别是7月中旬全省降水偏少92%,导致湛江、揭阳等局部地区出现旱情,为做好旱情应对工作,该厅已召开全省旱情视频会商会,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近期防旱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并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水利部门加强水利工程水量调度,细化用水计划,保障用水安全。
据监测,今年6月中旬以来,全省降水明显偏少,江河来水也不断减少。数据显示,6月偏少25%,7月上旬偏少48%,中旬偏少92%。其中7月中旬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流域下游的水文控制站最大流量分别比多年同期偏少58%、21%、74%和80%,全省大中型水库的总蓄水量比多年同期相比减少15.8%,湛江、揭阳市及周边地区已出现明显旱情,防旱抗旱形势严峻。
会议强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重视当前旱情发展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努力将干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
通知要求,受旱地区要进一步加强水库、河流的监测,动态掌握辖区内蓄水情况和江河来水情况,算清辖区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供用水计划,科学用水,量化用水,必要时采取限时供水、分片区轮流供水等方式,有力有序做好群众生活供水工作。
广东省水利厅要求,各地水利部门要抓紧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抓紧修复改造老化失修机井、泵站、陂头、水坝和灌渠、渡槽、涵闸等设施,提高抗旱能力,尽可能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工程。加快推动省节水方案的具体落实,加大节水器具使用力度,加强节水宣传和舆论引导,切实提高全社会抗旱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