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道光皇帝最看重的是什么 道光为什么被称为最小气的皇帝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22 16:14:28

 面对财政上的危局,作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又有什么对策呢?在他看来,大清朝“譬如人家一所大房子,年月深久,不是东边倒坍,即是西边剥落,住房人随时粘补修理,自然一律整齐”。换言之,面对积弊已深的现实,道光皇帝显然缺乏除旧立新的魄力,而只是如同《清史稿·宣本纪》称赞的那样,是个“守成”之主。“祖宗成法”在其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222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漕粮海运”就是一个例子。为了解决北方粮食不足的问题,按清朝制度,每年从江浙两省征收漕粮400万石,通过大运河北运至京师,号称“天庾正供”。到了19世纪初,黄河对运河形成倒灌之势,以至运河泥沙淤积,漕船通行受阻。于是就有了道光六年的“漕粮海运”。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苏南各州府共从海路北运漕粮一百六十三万石,费银仅一百四十万两,比走河运时节省银二十万两,节省米十余万石。然而,等到第二年大运河疏浚完工,勉强可用,道光帝又下令:“全漕统由河运。”利国利民的海运只“试办”了一年,就告草草收场。这就是因为,“河运”才是祖制,不能轻易更张。
 
同样在守旧心态的驱使下,在财政方面清廷所能想到的对策,“无他良法,仅数开捐例已耳”。所谓“开捐例”,就是臭名昭著的卖官鬻爵。从嘉庆年间开始,朝廷自户部郎中主事,地方自知州知县,统统“明码标价”。光是道光七年,清朝政府就因为新疆张格尔叛乱的开销收捐项银750余万两。
 
这是在饮鸩止渴。卖官鬻爵导致吏治的败坏,不但使得贪污现象愈演愈烈,还令大清朝堂之上充斥着无能的庸才。当时就有人说:“今日之弊,事事以‘办不动’三字为借口。”道光帝自己也曾感叹,“吁!世道人心日下,为政者一从实整顿,则怨谤沸腾!”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
 
既然无力从制度创新寻到出路,道光皇帝所能做的,也只剩下“节俭”二字。要是在中国历史上评一个最“小气”皇帝排名,道光皇帝认第二,大概也只有那位南北朝时期苦行僧一般的梁武帝萧衍可以叫板一番了。
 
早在即位之初,道光皇帝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声色货利谕》的节俭宣言书,表达其崇尚节俭的理想和倡导节俭的目标,颁布全国。其中开篇就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道光皇帝的回答是,我给你们省。少一份支出,百姓多受一份“阴福”。“于吏治民生,不无小补也。”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20-07-22/139529.html
在生活上,道光皇帝的节俭在历代皇帝中是非常突出的。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同时规定: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的衣服。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