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端午时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弥漫着粽香与艾草的清香,随着暖暖的风飘散。一束束艾草立于家家户户的门楣或门脚,深深吸一口,艾香的味道就此植入脑海,留在记忆的深处。
一束一束的艾草把根深深扎进日子中,一叶一叶飘动在期待和祝福里。一束一束艾草,浸染了生活的芬芳。
那些与艾草有关的,是一个千百年来的民俗和传统。伴着艾叶的香,踩着“三夏”的繁忙,那些艾草在生活里、在目光里演绎岁月的浓和淡。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草。“又到端阳日,插艾少一人。”这是亲情里的艾草。
在中国民间,端午节吃粽子已然成为一种习俗。而在端午节这几天,家家门口插艾草、挂艾草也成为一种民间文化。
在我国,采艾治病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患了七年的慢性病,用三年陈艾就可以治好。《本草纲目》载:“服之则走三阴,逐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艾为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河南称:“北艾”,浙江、宁波一带称“海艾”,北方也有叫“苦艾”的,但是“艾蒿”是尽人皆知的名字。艾可入药,而以湖北蕲州的“蕲艾”为上品,药书上称为“艾叶”。人们在端阳采艾,门户插艾,意在驱除病害。因为端阳一过,天就炎热了,蚊、蝇等害虫开始繁生、传播。那些艾草的芬芳可以驱逐蚊虫,原来,艾草能避邪祛毒,人们对它有个美好的寄托。
端午时节,一束艾草被记忆之门悄然打开,显露出温馨、甜美似梦的一页。成为一次精神的舒展与张扬,一次心灵的释放与拓展,一次灵魂的慰藉与寄托。
岁月悠悠。有关艾草的故事和传说就像浓浓的粽香从古到今一直飘着,悠悠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被日子浸染的艾草香,寄托着我们浓浓的愿望、裹着我们深深的祝福,随风悠悠飘散。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从古到今,很多农家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当然有关端午和艾草的传说还有许多,但不管传说如何,这些传说都有辟邪、招福的寓意。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蒿,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仙草。
艾草,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芬芳,更没有梅花的傲霜斗雪。它是极其普通的草本植物,可这么多年来,它却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心中,人们对它情有独钟,亦有深深的情结。
艾草盛开着各种民间传说,实实在在滋养着华夏儿女,曾经以为它只是驱毒辟邪的,渲染着一种迷信的色彩,想来自己实在是太浅薄了,没有领会先人的深意。更不知道它原来还是一种相思草,被栽种在远古的诗经里,繁茂至今。悠悠情愫,辗转千年,不曾随世事烟云流散半分。
一束艾草在民俗的传承里维系了家庭的团聚,承载了美丽的乡愁。艾,爱。你是爱的缩写,你是爱的化身!你是人类的朋友,你是病魔的克星。你看似简单,平凡,实则伟大而富有爱心。你像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的传承里,艾草有了一份纯洁信念,传承一份家国情怀。端午时节,一簇簇、一片片的艾草无声无息地茂盛在日子里,不曾失落,如同鲜活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青青艾草,茵茵香气,掐一支把它握在手中,那淡淡而微苦的中草药香味很醒神,也很中国。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6-24/13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