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吴彧认为,一切伪需求,单靠烧钱,永远变不成真需求。粗暴复制、简单跟风不可行,能否提供真正有意义的独创服务,能否形成符合经济规律的运营模式,这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近日,社交电商平台淘集集通过官方微博宣告并购重组失败,公司破产。对此,外界一片唏嘘。作为新兴电商,淘集集有过半年累计1亿用户的“辉煌战绩”,曾是投资人眼里的“明星企业”。可最终,从上线服务到宣告破产,淘集集只存活了一年多时间。
想复制他人的成功,结果却“猝死”。淘集集,光听名字就能感觉跟某电商很像。它采用拼团购物的模式,走的社交电商的路子,主推高性价比产品,从下沉市场起步,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用户。打开淘集集页面,“疯狂补贴、一元拼团、限时秒杀、十元五件、亏本上新”等一系列类目映入眼帘。从这些应接不暇的促销用语上,便可将淘集集得以迅速发展的秘诀归结为两个字“烧钱”。
为了快速推广业务和发展客户,钱是可以烧的,甚至在互联网时代是必须要烧的。可是,淘集集把用户付款、商家货款用来拉新用户,这种用烧钱粗暴换增长的方式,前期数据上升很快,但因为用户留存较差,导致日活用户增长到一定量之后就会面临瓶颈。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本身的“造血”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规模发展主要依靠外部投资,一旦投资人“变脸”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发展就会面临很大问题。
当然,淘集集不是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创业公司。在互联网业内,烧钱过后即刻陷入困境的例子俯拾皆是。一些靠概念圈钱的企业,不少以烧钱补贴用户而生存,而且还“药不能停”,一旦补贴取消甚至降低,客户马上就大规模流失。企业试图用不计成本的砸钱式碾压,却无法掩盖核心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匮乏。不论是淘集集还是ofo,它们的遭遇都为创业企业提了一个醒:天下没有烧不完的钱,也没有不见顶的流量。
这年头,很多企业都爱讲故事,可再好的故事最终必须经得起市场检验。曾几何时,借助人口红利,用“免费”甚至“现金赎买”的手段圈占用户,成为一些互联网创业的法则。可惜靠补贴抓来的用户,最终未必能转化为真实用户。即便培养的消费习惯是真需求,也要看市场环境,否则即便培育出习惯,企业可能仍然没钱赚。而过于追求速度的淘集集,在仅仅获取到用户阶段,还未想如何用这些用户变现就遇到了资本寒冬。
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里,一些人对“颠覆”一词如痴如醉,但经济发展总有自己的规律:成本要低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规模只能降低边际成本,企业要步入良性发展,价格一定要涵盖成本并有合理利润。对于社交电商来说,绝不意味着低价、低质,而应该是物美价廉。如果只盯着价廉而放弃了物美,把价格压到远低于成本价之下,这样用户就没有体验,整个运营模式就无法形成良性的闭环。
老话说得好,持家如同针挑土,败家有如水推沙。简单粗暴的烧钱模式,在资金成本变高、融资窗口收窄的今天,是否还玩得转,值得那些创业企业深思。一切伪需求,单靠烧钱,永远变不成真需求。粗暴复制、简单跟风不可行,能否提供真正有意义的独创服务,能否形成符合经济规律的运营模式,这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