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出“创新招”“特色招”。9日,广州发布2019年版《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更加突出岭南本地特色,符合广州本地的餐饮习惯。
15日,广州市政府举行定期新闻发布会,公布《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具有广州特色的政策完善、机制健全、技术先进、全程闭环、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争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国排头兵。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推动居民习惯养成,重点在垃圾分类投放。广州的“定时定点”模式推行如何,居民如何适应新的分类标准?记者走进天河区沙东街的云龙苑小区,随处可见各色的垃圾分类提醒,而小区却见不到垃圾桶,也闻不到异味。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郭苏莹
现场
16人仅1人投错
宣传栏、监督电话提醒、光荣榜……从江园街走入云龙苑小区,处处可见各色的垃圾分类提醒,并不见垃圾桶。
18时左右,不少居民才刚下班回家。小区督导员肖宇彬和垃圾分拣员王大哥已经来到小区垃圾投放点,打开“垃圾房”上的锁,开启小区一天内第二个垃圾定点投放时间。
当天,督导员肖宇彬还带来一个新设备——垃圾分类智能提醒系统,既可循环播放各种和垃圾分类有关的宣传教育录音,还能在投放时发出提醒。“有害垃圾投红色、餐厨垃圾投绿色、可回收物投蓝色、其他垃圾投灰色……”竖在投放点旁的这个提醒器,也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
18时30分左右,住在投放点隔壁栋的关大爷第一个来到投放点扔垃圾。他提着一袋厨余垃圾,投入到餐厨垃圾的绿色桶里。“分好了吗?”分拣员王大哥惯例询问。“老伴分的,都是厨余湿垃圾,吃完饭顺手提来了。”关大爷笑着说。
时间很快到19时30分,投放点迎来扔垃圾的“高峰期”。提着两个垃圾袋甚至多个垃圾袋到投放点,成为来扔垃圾居民的“标配”。记者粗略统计,在半小时的时间内,共有16位居民前来扔垃圾,仅有1人投错。“你投错啦!”分拣员王大哥眼疾手快,打开门迅速将垃圾提出来,“劳烦重新分一下”。
早在2015年,广州市城管委就发布了《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最近发布的新《投放指南》较2015年版本有较大幅度的修改,不少市民蒙查查。王大哥介绍,居民错得比较多的就是瓜子壳、大骨头等。因为这些垃圾通过填埋或焚烧将得到更高效利用,由餐厨垃圾改为其他垃圾。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12月前,广州要搭建“互联网+垃圾分类”公众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宣传、查询、预约回收等服务。社区、居住小区要在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包括容器分布示意图、分类收集去向、责任人、咨询举报电话等内容。
居民
被上门督导后开始主动分类
两大袋垃圾袋内装着鞋盒、快递箱,即将搬家的居民胡先生特地在晚上8点多将可回收的垃圾投入垃圾桶。“在这住了一年多,家里的垃圾桶就有四个。我们年轻人在家做饭少,干垃圾比较多,多几个垃圾桶好分类。”
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垃圾分类早已不是画册上的宣传,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9时,居民张先生正在和妻子在家边做饭边等儿子回来。在他家的厨房中,两个垃圾桶常年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厨余垃圾桶靠近洗菜池,可顺手扔湿垃圾;其他垃圾桶内放纸巾等干垃圾。若是在客厅吃瓜子、零食,一般用餐盘收集后丢入厨房的垃圾桶。
“瓜子皮以前都是丢厨余垃圾桶,现在新标准出来了,要丢入其他垃圾桶了。”说起近日实行的垃圾分类新标准,张先生表示,自己已经通过社区内的宣传了解,也并不觉得麻烦。
对于第一次在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场景,张先生已经记不清,但涉及垃圾分类的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第一件是多年前小区内刚开始垃圾分类时,因为分类不规范,垃圾督导员上门来给我讲解。那时候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才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第二件是垃圾分类带给小区环境的变化,小区的垃圾桶一到夏天就很臭,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现在有了垃圾房,小区环境都好了。”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9年,广州力争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作为示范小区,一组数据证明云龙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推进成效:2013年,云龙苑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35%;参与率25%;如今,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6%以上,投放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督导员
督促居民实行垃圾分类不靠罚
“一开始总是有人分不清楚,就必须有人督促、提醒,时间久了居民就慢慢习惯了。”天河区沙东街固废办工作人员陈佳华在介绍经验时,特别强调督导员的重要性。
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配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力量。除了建立市、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推广中心,还要要实行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制度。具体而言,每个镇(街)至少配备3名生活垃圾分类专职督导员,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
在晚间的垃圾投放时段,身为垃圾督导员的肖宇彬就站在垃圾分类小区“光荣榜”旁,提醒居民如何投放,也顺便聊两句家常。如果有市民提出垃圾分类的问题,他便会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垃圾分类知识与故事。
“门口有监督电话,从垃圾投放点选点到垃圾分类咨询,我们经常接到很多人咨询。但要是问我有没有罚过,真的没有。我们没有权利处罚居民,而从小区光荣榜到入户咨询,其实有效的措施并不靠罚。”肖宇彬说,很多人以为垃圾分类靠罚就能让大家养成习惯,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每一天的讲解和劝说恰恰是循序渐进养成这种生活方式的关键。
垃圾分类小卡片、微信提醒、社区活动、光荣榜、赠送垃圾袋、上门督导……云龙苑小区“组合拳”推进垃圾分类。而事实上,肖宇彬等一直是以劝说整改为主,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在多年的督导工作中,肖宇彬也曾遇到过最初时居民因不理解而怒言相向。如今,居民早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愿分类到自愿分类。
如何让居民将垃圾分类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他说,垃圾分类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习惯养成,“多一次上门提醒更让你了解居民需求,多说一句是一句,居民心里有了意识,就能更加规范”。
■记者手记
让垃圾分类成为
“时尚”生活方式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步伐上,十年来,广州一直在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云龙苑为代表,今年广州600个样板社区将全部交出“答卷”。今天,天河区云龙苑社区人人遵循的“垃圾时间”,居民主动设置多桶分类的生活习惯,还有垃圾督导员“多说一句是一句”的耐心普及,都是广州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的缩影。在广州,垃圾分类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新时尚。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广州垃圾每天产量超过3万吨,如何将垃圾分类的时尚从样板社区走到千家万户中,让每一个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对于垃圾督导员肖宇彬来说,是日积月累的提醒,也是社区内循序渐进的分类教育,逐步培养起人们的习惯。
8月9日公布公布的《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将前端分类与后端处理能力匹配,有了“更新版”,分类更切实际,也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了。居民说,有了分类指南,更清晰了。督导员说,多提醒一句,多做一步,带来的意义更大了。
十年后再出发,广州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正从全链条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在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展开。垃圾分类将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19-08-16/9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