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广州中山大道邮通小区的成先生,2001年从国有企业内退,南下广州闯荡。内退以前,成先生供职于内地一家国有企业,主管业务。“1968年参加工作,整整干了33年。那个年代,哪里会有‘跳槽’一说?”ttt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职场没有铁饭碗,一份工作终老已经让人无法找到安全感。”在26岁的广州姑娘Karma看来,如果说,这一代年轻人职业观和父辈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更加追求自我,更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两代人职业观的不同,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A
年过五旬,他第一次投简历求职
成先生回忆,当时企业主营汽车配件,效益好。企业有自己的医务室、幼儿园;员工福利也特别好,不仅过年过节会发米、油、肉、菜等食品,当季还会发放时令水果。甚至连雪花膏、纸巾这样的生活用品也会发。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有企业的经营优势被打破。成先生所在企业效益一落千丈。2001年,成先生主动从企业内退,南下广州。来到广州后,成先生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投简历,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职场竞争。2005年,成先生在天平架一家汽车公司找到新工作,开始扎根广州。
如今,年逾七旬的成先生已经退休。生活中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应接不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成先生觉得,和老一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求职选择和机遇。
为兴趣打拼,她们是“斜杠青年”
广东工业大学广告专业毕业的Karma,曾做过广告公司策划人,现在是一名手绘师,有时还会亲自到藏区为客户采购冬虫夏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
Karma认为,职业不仅仅是实现经济独立的谋生手段,更是站在不同角度的人生体验。她为自己规划的职业架构是——主线+副线。“实现个人经济独立的职业作为主线,副线则以兴趣为主”。
和Karma一样,25岁的女孩湾湾也把自己的兴趣发展成了职业。三年前,湾湾从广州一家大型国企法务部辞职,走上“金工少女”的道路。2017年,她在广州小洲村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营手工银饰定制和体验。
萌萌的象神大人、猫猫头手镯、小狮子耳钉、隐蔽的银色小信笺……在嗤嗤的火焰声和铁锤清脆的敲击声中,打金这个古老的行当在这个年轻女孩手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和活力。“传统打金偏重实用,现代金工更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对话。”湾湾说。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职业,是这一代年轻人新的职业选择。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19-07-24/9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