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和西 张杰 张大林
学术主持:郑工
总策划:魏玉国
策展人:刘学明
开幕时间:2019.5.18 15:00
展期 :2019.5.18 - 2019.6.17
地点 : 南岸九号艺术馆
北京市通惠河畔文化产业园(朝阳区高碑店乡西店村A区10号楼3门)
前言
见 性
——中国意象油画名家邀请展
文|刘学明
“意象油画”在中国油画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或风格流派,还是作为西方油画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其核心是一种中国文化审美的融合与再创造。总之,从艺术本体语言来说,就是用感受性的形与色营构具有中国诗性文化特征意象油画。
自油画传入中国开始,中国意象油画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三、四代油画家的探索实验,并由此形成了今天意象油画作为一种贯穿、影响南北画界的油画创作潮。从上世纪初刘海粟、潘玉良、庞熏琴的“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到建国前后董希文、罗工柳等人的以意构境,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吴冠中、詹建俊等人的“以意书写”,中国意象油画先后经历了语言模仿期(第一代意象油画家多是受西方印象派、野兽派创作方法与思想的影响)、形式探索期(第二代意象油画家是受民间美术以及民族化的中国气派的思潮所左右)、精神表达期(第三代意象油画家在人本主义思潮与哲学的影响下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抒写)等三个实验阶段。借用潘公凯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对中国文人画发展的总结的观点,如今,中国的意象油画进入到“笔墨格调”的时期,一方面摆脱了油画媒介语言自身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从对物像形神的追求中脱略出来,开始迈入意象油画的格调追求层面,其核心强调的是心性表达,这与艺术家个人的经验、体验、思想、修养交织在一起。简单说来,当代意象油画的创作已从物象层面进入到心象表达阶段,这在陈和西、张杰、张大林三位艺术家身上都有所体现,而他们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社会体验以及哲学、文化观构成他们各自不同的意象格调,甚至可以折射出各自不同的艺术哲学。
陈和西 油画 《农家乐》50cm×50cm 2015年 (参展作品)
首先,三位油画家在题材选择上,他们为中国意象油画注入了一种冲淡抑或是禅味的美学价值。它既区别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油画中儒学的雄健与充实,也区别于当下文人书画的虚静与空灵,它恰恰是选择非常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景象(陈河西的菜地与暖阳、张杰的街院与旅店、张大林的荷花与鱼)来表达,并表现与日常生活感受相对应的一种“伤时感世”的对存在美学的追问。
张杰 油画 《喜马拉雅》100cm×50cm 2017年 (参展作品)
其次,三位艺术家的意象油画在对个人与社会存在进行追问与意象表达过程中,折射出各自不同的心性与艺术哲学。陈和西的意象油画创作颇似中国古人的山水画创作,强调“体悟”与“畅神”,有一种道家齐物哲学的本旨,强调超越差别,齐同物我,心于天游,达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张杰的意象油画则明显是以儒家哲学的“中和”为最高理想,强调通过心性的修养,解决人与世界的冲突,达到浑然与天地同体的境界,这在他写的《感山悟水观时代》一文中流露出来;张大林的意象油画相对于前两位则又带有一种禅宗的平和,即平常心是道的哲学,强调超越分别,以一种“平怀”去面对世界。这也许才是张大林意象油画“万物皆可入画”的本源。
张大林 油画 《崂山》50cm×50cm 2017年 (参展作品)
总之,三位艺术家的意象油画皆是三人心性的表达,展览取名“见性”,一方面对于观者而言,观展就可看见艺术家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的意象油画就是现性,既有表现之现,也有呈现之现,以及自我显现之意,现的正是他们的心性,这才是他们作品的本质核心。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gyzx/2019-05-08/81989.html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