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副厅级干部柳盛明,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处处长卯涛,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处主任科员张元雄一行,深入洪渡镇调研省级非物质文化“打镏子”。县委副书记宋选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超参加调研。KKK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洪渡集镇铜牛广场,柳盛明观看戏台上“打镏子”演出,欣悉“打镏子”文化至1982年沿河县文化馆搬上舞台,相继于1988年获得黔东南全省村寨文艺汇演一等奖、2016年武陵山区打镏子大赛中斩获金奖、2017年受邀参加铜仁市第二届春晚演出。他指出,勤劳智慧的沿河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土家文化、汉唐文化、乌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气神交相辉映着,特别是“打镏子”文化以“八仙”为音名记谱、乐器为土法自制,不用校音器而发音,保持着鲜明的土家族风格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独树一帜。洪渡镇2002年被省文化厅命为民间艺术之乡以来,黔渝边区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土家民族风情更加浓郁。
柳盛明要求:一是要促进非物质文化回归自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她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打镏子”要频繁在各种大型文艺演出中亮相,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弘扬;要引导好更多的土家儿女参与到“打镏子”中来,形成“老—中—青—少”T级血液无限循环、回归生活和回归自然。
二是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重点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作为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镏子”凝聚着土家先民的聪明才智,折射出乌江儿女的文化底蕴,解码着过往,展示非物质文化是我们的荣光,保护非物质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今天,我们之所以在美丽的“千年古镇·风情洪渡”还能看到入脑入心的“打镏子”,这是守望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记住我们民族自己回家的路。面对未来,非物质文化保护任重道远,我们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积极开展保护传承,绝不允许非物质文化变成“文化遗憾”。
三是要加速非物质文化品牌提升。回归自然是最好的传承,接轨现代是更好的提升。“打镏子”源于生活,只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促进品牌提升。积极探索“‘党建+’非物质文化”“大数据+非物质文化”“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黔渝边区联建+非物质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抓实“打镏子”文化和洪渡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由“输血”变“造血”,以“非”提“值”。利用3D技术把“打镏子”原汁原味地复制下来,借助“大数据+互联网”裂变式传播,在社会上培育更多的网民,从而使广大网民朋友们客观了解武陵源深处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打镏子”,进而在非物质文化名录中永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