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上午11时,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于三教401会议室举行中蒙联合开展亚洲岩画学术成果报告讲座。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拉苏荣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讲人,大连民族大学黑龙教授担任翻译,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田广林教授担任主持人。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副教授田野老师、文物与博物馆系张德良老师、文物与博物馆系周宇杰老师出席本次讲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部分研究生及2016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参加。
首先,田广林教授向拉哈拉苏荣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在座同学介绍拉哈拉苏荣校长的学术研究背景以及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拉哈拉苏荣校长是蒙古国岩画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研究者,此次讲座主要介绍中蒙俄三国岩画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随后,拉哈拉苏荣校长介绍本次讲座为岩画印章专题讲座。他指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已在岩画上刻画类似印章的图案。这些图案是为了区别私有财产而产生,与私有制有关。人类为了区别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而产生了印章。同时,他表示蒙古国的印章比其他地方的更为丰富,并向同学们介绍,现在的蒙古国人仍会使用印章。
拉哈拉苏荣校长着重介绍了乌兰巴托阿尔山一带的印章遗存,并展示了图案清晰的岩画照片。他指出经过研究这些岩画上的图案多为牛、马、骆驼背上的图案,表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同时,他将这些图案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蒙古国各地均有发现。拉哈拉苏荣校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朱砂岩画,这些岩画是用朱砂画在岩石之上,并且朱砂岩画的年代早于刻画。他向同学们介绍朱砂岩画的图案、固定名称及所代表的含义,并表示,现在蒙古国境内仍有一些居住在乡村的人会用石头摆放出这些图案。拉哈拉苏荣校长将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岩画与北非、北美、中亚地区的岩画做出了系统的对比,得出了蒙古国的岩画是年代最久远的及文字是在岩画基础上产生的结论。
最后,田广林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向拉哈拉苏荣校长为我院带来这场精彩非凡的讲座表示感谢,向为本次讲座做翻译的黑龙教授表示感谢。此外,他指出蒙古国是考古的圣地,拉哈拉苏荣校长作为蒙古国考古协会会长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希望在座同学能够学习拉哈拉苏荣校长严肃认真做学术研究的精神。
本次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国外岩画研究的成果,接触了专业前沿领域,看到了考古新材料。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小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