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在数字时代,朴素直白的照片也能创造出如此多的奇迹呢?”——艾伦·格阿图尔纳
从2016年1月开始,国内外画廊开始举办展现“黑白”艺术的展览。该展览的重点在于展现1997年到2005年的以黑白为主色调的摄影作品。摄影植根于黑白艺术,而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摄影师托马斯·凯尔纳也将他的艺术主旨与黑白色调为主的摄影重新关联到了一起。对于那些熟悉凯尔纳作品的人来说,众所周知,他发表的作品大多数都以光和色的完美结合而闻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过去的作品大多使用宁静的黑白色调来描绘。
10年后,当其他艺术家重新发现他们对黑白摄影的热情时,勾起了凯尔纳对自己早期生活的回忆。为数不多的黑白艺术出版作品记录了凯尔纳的早期艺术生活,那段时间他尝试了各种视觉语言,直到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独特的、多视角的和解构性的视觉形式:,重新排列的主题要么是底片的多次曝光,要么是在一卷或者35毫米胶卷的相版上按照蒙太奇的艺术形式连续排列。
凯尔纳对建筑和更复杂的作品的兴趣始于埃菲尔铁塔的初稿,以此向罗伯特·德劳奈和巴黎的立体派致敬,因此赋予了新创语言永恒的主题。他早期的黑白作品勾勒出了他关注结构的这一特征,而所有观察的焦点皆起源于物体和图画之间的关系。
2016年1月开幕的“托马斯·凯尔纳之黑白”展览中,共展出了大约50张黑白照片。出版商seltmann + sohne届时将发布一份同名的展览目录。
艺术技巧
托马斯·凯尔纳(Thomas Kellner)的《黑与白》(Black & White)作品中的每一个主题都包含了36、72或更多的单张拍摄的35毫米小卷胶卷,这些照片在特定的拍摄过程中都存于相机中。工艺和材料的加工痕迹是艺术家作品、主题和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的作品都是由底片上进行照片的拼贴而形成,自1997年开始,艺术家将照片的拼贴图和接触片进行互换。单幅画行之间水平连续编号的电影胶片清楚地勾勒出蒙太奇手法。拍摄过程中使用的胶片数量也决定了图形的成品尺寸。凯尔纳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由他之前详细的表现方法以及通过摄影、电影、蒙太奇和拼贴这几个流派的综合表现手法来定义的。
摄影史
为了更好理解凯尔纳的艺术,必须用文化研究和媒体科学的角度,回归到摄影的本质。
创造出照片的照相机和镜头诞生于1838年,有趣的是,针孔摄影却是后于他们而产生。大约在19世纪下半叶,为了创造出具有绘画美的软焦点的摄影作品,摄影师们开始再次使用简单的针孔光圈。这种效果是通过在装有摄影素材的黑盒上留下一个细小的开口产生。在短时间内,针孔摄像技术首次繁盛于画报摄影的黄金期,之后就被人们所遗忘,直到20世纪60年代又再次被发现。1871年,黑白摄影确立了其最受欢迎的视觉媒介的地位,从而成为了艺术史上第一个大众绘画媒介。作为最初的摄影形式,它占据了摄影市场长达60年之久,直至后来被彩色摄影所取代。
实验摄影
于艺术家乌尔根·柯尼希斯引起对针孔摄像的研究,锡根大学艺术系也对这一艺术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锡根,作为托马斯·凯尔纳的故乡,成为了实验摄像技术研究的中枢地带。在乌尔根·柯尼希斯教授的课上,他开始接触凯尔纳以及他对针孔摄像研究的原理和实践,这也奠定了他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具体方向。由于实验摄影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主义背道而驰,凯尔纳开始使用反射式照相机。
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院大约也在同一时间成立。遵循了贝恩德和希拉·贝瑟的工业建筑“类型学”,它对视觉语言开始有了很清晰的记录。
概念艺术
凯尔纳属于概念型摄影师,这一类摄影师会质疑模拟相机是否能够在35毫米胶片上制作照片。因此,他脱离了中心视角,创造出一个更加类似于眼睛的自然运动的艺术视角,而这一视角在传统绘画、雕塑甚至电影摄影中更为常用。当其他艺术家重新发现他们对黑白摄影的热情时,凯尔纳在十年之后也回忆起了他早期的摄影生涯,那一段被黑白作品所记录着的凯尔纳的过往。通过反复使用不同的视觉形式,以及无数次的在黑白实验室的研究,最终他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多视角的以及解构性的视觉形式:图形要么就是在底片上的多重曝光,要么就是作为相版进行彻底的建构。
主义
凯尔纳的现在的风格受到了艺术史研究、各类主义,特别是立体派的影响。1997年在巴黎拍摄的一系列埃菲尔铁塔照片与罗伯特·德劳内在1909年至1912年创作的立体主义埃菲尔铁塔照片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而不可否认的固有关系。将物体解剖成几何图形,再用它的碎片来识别物体,这一理念正是分析立体主义的特征。在凯尔纳的摄影作品中,从不同角度对建筑的描绘可以定义为合成立体主义,这一理念会从正面、侧面、背面、顶部和底部同时描绘建筑的主题。运用胶片或者底片,艺术家会着重于强调材料的纹路。凯尔纳将80年代以来的国际解构主义艺术潮流从建筑学转化为摄影,通过对建筑进行摄影,将其分割,然后将其重新组合成一个异质的图像集合体。凯尔纳用他的相机发现了从解构主义纪念物中散发出来的轻盈和活力。为了在照片上营造一个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建筑物分崩离析的效果,凯尔纳必须事先有缜密的计划和精确的计算。由于有了详细的计划和准备,艺术家加入了结构性艺术的阵营。
艺术家简介
托马斯·凯尔纳,1966年生于德国波恩,在锡根大学主修艺术、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他曾被授予青年摄影师的柯达奖,从那以后,他就以艺术家的身份闻名于锡根。1998年到2005年,凯尔纳担任了锡根艺术社会系的董事会成员,自2013年起,他成为了锡根当代艺术博物馆网络部的董事会成员。
在2003年和2004年,他成为一名Gießen大学的美术摄影的客座教授以及德国摄影协会的成员。2009年他被授予迪伦区的艺术奖。从2005年开始,Kellner就在他的家乡锡根举办摄影展,并以摄影专家的身份在全球范围内别人所熟知。
凯尔纳也多次参加团体展览,包括2013年休斯敦美术博物馆的“图像处理之后”,2004年芝加哥艺术学院的“1900年到2000年的艺术建筑”,2004年意大利热那亚展,以及2002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博物馆的“建筑之风”展览。他的个人作品展都在科隆、巴西利亚、博斯腾、芝加哥、伦敦、洛杉矶、纽约等地举行。
凯尔纳最重要的出版作品有:《天才轨迹》,seltmann+ sohne,2014;“休斯顿,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seltmann+ sohne, 2013; “Wir sind von Idealbildern umgeben” 阿尔斯维多利亚,2012年,墨西哥,seltsmann+ sohne;“巴西利亚-现代乌托邦的50年”,阿尔普,巴西利亚,2010;“Farbwelt 135-36”,锡根和迪伦, 2009; 《震撼》,波士顿雅典娜博物馆,2008年;《舞动的墙》,seltmann+ sohne, 2008;《探戈都会》,加列里影像,奥尔胡斯,2005;“奥兹曼迪亚斯”,福特展览馆,加迪夫,2003年;《纪念碑》、《城市画廊》和《聚焦画廊》。
凯尔纳的作品现在已经是私人和公共收藏品中重要的一部分,现有他的藏品的个人和机构有:美国罗彻斯特的乔治伊斯曼中心;美国费城哈弗福德收藏;美国休斯顿美术博物馆;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图书馆;美国圣达菲的新墨西哥历史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英国福克斯塔尔博特博物馆拉科克修道院;美国马萨诸塞州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