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体不舒服时,第一件事会做什么?在互联网高度渗透生活的今天,很多人都会打开手机搜索引擎,按照病症匹配病因,不少人还会直接和医生在线沟通获取治疗方案。目前,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人,其中医疗信息查询使用率最高,达10.8%,这意味着“诊前问医”已成为患者刚需。
隔离莆田系 行业亟需专业医疗搜索平台
提到诊前问医,就不能不回忆起“魏则西事件”。2016年,大学生魏则西因患有罕见滑膜肉瘤晚期,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找到了武警北京总队二院,出于对生的渴望,魏则西相信了其“正规医院权威医生”的说法和“斯坦福大学研发的生物免疫疗法”,并举债治疗。结果众所周知,“莆田系医院”在这场利益争斗中绝胜,魏则西离世。不法民营医院与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之间的利益捆绑也因此浮出水面,信息不实、广告诱导,诊前问医状况令人担忧。
转眼,魏则西事件已过两年,但糟糕的诊前搜索体验却并未改变,人们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医疗信息仍旧十分危险。今年5月,某著名搜索引擎重启医疗竞价排名,搜索“不孕不育”“月经失调”等病症词汇,无一例外会出现大量私立医院广告,无论搜病症还是医院,都充斥着竞价排名的结果,且大量广告信息未明确标注,普通患者难以辨别,稍不注意就会被诱导蒙骗。
说到底,医疗属于专业领域,患者如果依赖搜索引擎这类非专业工具寻求解答,其中风险可想而知。因此,行业亟需专业、权威的医疗信息整合搜索平台,可以让患者在第一时间获取正规医院和医生的真实信息,把莆田系医院彻底隔绝,让魏则西事件不再重演。广东华歧问诊平台关注到这一行业痛点,在公立医院范围内,通过行业、医院、患者口碑等方式真实描述医生从业信息,并集结成全国优秀医师库,成为了专业的医院搜索和名医查找导航,患者只需要在平台内输入病种和科室,即可用最短时间智能筛选出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有效避免了病急乱投医。
从择医到回访 诊疗全流程管理让就医体验升级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让患者苦不堪言,不少互联网平台也因此开发了线上挂号功能。数据显示,网上挂号在互联网医疗用户使用中排名第二,占比超10%,但这并未改善公众看病体验,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去哪家医院、哪个科室看病都难以抉择,不熟悉医院流程和检查科室的工作时间而浪费很多精力,既影响了看病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如何让就医变成像预定酒店一样,拥有流畅的沟通、舒心的服务、精准的对接,成为医疗行业,也是摆在互联网医疗平台面前的挑战和课题——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名医稀缺,一号难求,长久以来形成了“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治疗效果和诊疗过程发生医疗缺陷都难以保障,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无法获得优质就医体验,在饱受病痛折磨时还要经受“毫无尊严”的等待”;而另一方面,人们对医疗保健日益增长的服务性需求,已经逐渐从“求医”向“择医”转变,患者希望在就医全流程,诊前至诊后都获得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和周到的服务。
对此,华歧问诊平台也给出了优秀提案。在华歧问医平台上,通过“找到我的主管医生”模块,患者可在线挂号问诊,在平台上与医生就自己的病情进行咨询交流,实现先“择医”再“就医”,避免了盲目就医,最大程度保障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名医在平台进行诊疗活动,第一时间,即诊前即给出患者足够权威的治疗建议,就诊后又可实现远程指导患者家庭护理、康复和用药,轻松满足在线复诊要求,整个流程保障患者在就诊前后不断交互,保障信息沟通,不耽误患者病情,也使医生的诊疗更具针对性,最关健的是整个医患交互沟通均由医师主导,且不暴露医师的私密电话号码,对医师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均无半点骚扰。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